
会幕中的“教学工具”
会幕中的“教学工具”
出埃及记27-28
神现在要指示摩西建造会幕。会幕将被建造在旷野之中,它将成为神在祂子民中间独特的居住方式。会幕将成为以色列民敬拜的中心。但这个会幕也充满了神的“教学工具”,使以色列民可以学习有关赦罪和救赎的真理。
出埃及记第二十七章将外院描述为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约46米,宽约23米,四周有高约2.3米、用白色细麻布做成的帷子。顺便说一下,这个院子只有一个位于东边的入口。这将教导每一个以色列人:神只开了一条敬拜祂的路,你不能翻越帷子,也不能在地下挖个地道,你只能凭着信心,从神所提供的那扇门走进去。
这让我们想起了耶稣基督的教导,他在约翰福音10:9说:“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换言之,除了通过基督,别无他路可以进入神的同在。
在这个院子里,将矗立一座近2.7米高的包铜的祭坛。神先指示摩西用皂荚木做祭坛,然后用铜把坛包裹。坛顶的每个顶点都有一个尖尖的伸出去的部分,称为“角”。角通常代表着力量,因此这个坛代表着神救赎的大能。
这个祭坛将是外院最热闹的地方,因为这里是献祭的地方。在这里,每一位忠心的以色列父亲都可以教导自己的孩子,并且提醒他自己:神要求流血的献祭才能赦罪。
神在出埃及记27:20对摩西说:你要吩咐以色列人,把那为点灯捣成的清橄榄油拿来给你,使灯常常点着。
就像铜祭坛和那个只有一个入口的外院一样,神的这个命令也具有教导意义,祂让百姓不间断地将油拿给摩西,好使会幕内的灯常常点着。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神的子民有责任让神与他们同在的光永不熄灭。如果没有油,也就没有了对神的敬拜。
不间断地将油带过来,意味着百姓想要敬拜耶和华,想要承认自己的罪,并为自己的罪献上赎罪祭。但如果油耗尽了,那他们显然是选择了在罪恶的黑暗中行走,并且故意悖逆神。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省察一下你的敬拜之心,是“想要”还是“必须”?是什么心态或信念影响了这两种选择?主耶稣在约翰福音4:23-24说: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这两节经文会如何影响你对敬拜这一重要真理的思考?
我想说的是,虽然会幕并没有和教会相关的预表,但如今许多教会实际上已经“油尽灯枯”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不再敬拜那又真又活的神,也不再信靠主耶稣所献的赎罪祭。他们陷入了黑暗和不信。主耶稣在启示录第二章那里警告以弗所教会:如果他们偏离了福音的真理,祂就会移走他们的灯台。换句话说,他们仍可能聚会,有华丽的建筑,但如果他们不再遵循真理,他们就失去了见证,与周围的世界一样陷入黑暗。
第二十八章的重点是神关于大祭司服饰的指示。在第1节中,神指派亚伦和他的儿子们担任祭司的职分。摩西在第3节写道,耶和华将使用一些裁缝,祂要用“智慧的灵”充满这些裁缝。他们要为大祭司亚伦制作华美、令人敬畏的服饰。我们会在稍后的经文中知道,亚伦的儿子们也会得到特别的服饰,好在他的手下侍奉。
这些心中有智慧的人要为大祭司制作六件不同的服饰。第6节描述了他的外袍,称为以弗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件从肩膀的前后一直垂到腰部以下的围裙。两个肩膀上各有一块红玛瑙,神在第9节吩咐摩西说:“在上面刻以色列儿子的名字。”也就是说每块石头上都有六个名字,并且是按照出生顺序刻上去的。
第15节描述了“决断的胸牌”。这是一块对折了的正方形的布料。胸牌上有十二颗宝石,每三颗一排,一共四排,每颗宝石上都刻有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中一个支派的名字。因此,当大祭司进入会幕,进入神的同在时,他其实是代表着所有十二个支派。
这个折叠起来的胸牌形成了一个小口袋,里面放着一些非常特别的物件。圣经在第30节说:又要将乌陵和土明放在决断的胸牌里;亚伦进到耶和华面前的时候,要带在胸前,在耶和华面前常将以色列人的决断牌带在胸前。
乌陵和土明其实就是某种石头,但圣经没有告诉我们具体是哪种石头。神在这里甚至没有告诉摩西如何使用它们,只是告诉他要把它们放在亚伦胸前的小口袋里。
我们会在旧约其他的经文中看到,神会通过乌陵和土明对某个问题进行“是”或“否”的回答。我觉得,当神传达祂的回答时,这些石头可能会亮起来,或者说开始发光。[1]
在希伯来语中,“乌陵”和“土明”是“光”和“完全”的意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神的回答是“是”,一块石头可能就会发光;如果神的回答是“否”,那么另一块石头可能又会发光。想想看,在神通过大祭司向百姓传达祂的旨意时,这些石头有多么重要。
请大家再思考一个问题:以色列的大祭司和其他祭司因其独特的服装而与众不同。彼得前书2:9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基于这节经文,请想一下,作为一个信徒和神的祭司,你能向你尚未得救的家人和朋友展示哪些独特之处,让他们也相信耶稣是救主呢?
接着,神开始描述大祭司服饰的另一部分,神在第31-32节说:你要做以弗得的外袍,颜色全是蓝的。袍上要为头留一领口,口的周围织出领边来,仿佛铠甲的领口,免得破裂。
这是一件纯蓝色的连体无袖长袍,穿在以弗得的里面。第34节告诉我们说,袍子的底边要系上铃铛。当这些铃铛响起时,会提醒圣所外的每个人:里面的大祭司正代表着他们,在神面前进行服侍。
接下来的经文介绍了大祭司的最后几件衣服。其中包括一件格子长袍、一条能把所有衣物系紧的腰带,以及一条头巾。第36-38节详细介绍了最后几样装饰:
你要用精金做一面牌,在上面按刻图书之法刻着“归耶和华为圣”。要用一条蓝细带子将牌系在冠冕的前面。这牌必在亚伦的额上,亚伦要担当干犯圣物条例的罪孽;这圣物是以色列人在一切的圣礼物上所分别为圣的。这牌要常在他的额上,使他们可以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
想想看,大祭司衣冠楚楚,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那么他要做什么呢?他要代表百姓,实际上是把他们的罪带到圣洁的神面前。然后大祭司将用祭物的血,代表百姓和他自己,向神献祭。
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画面啊!它生动地描述了我们的大祭司主耶稣,祂在圣洁的神面前背负着我们的罪。事实上,祂既是我们的大祭司,也是那赎罪的羔羊。藉着祂在“十字架祭坛”上的献祭,我们的罪孽得以洗净,并且得着永远的救赎。
摘要:
当我们与其他信徒一起进行集体敬拜时,我们的形式和做法应该反映并强化神在圣经中所启示的真理。这就是为什么神如此谨慎地给摩西关于在会幕中敬拜的具体指示。
[1] Adapted from Douglas Dale Bookman, “The Urim and Thummim in Rela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Theocracy”(Th.D. dissertation,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2001).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