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手上的钉痕
神手上的钉痕
如何从地上到天上(第九部分)
罗马书10:21
引言
一世纪罗马人所信奉的众神,是极其残暴、无情、喜欢操纵人和冷漠的。事实上,他们一点也不喜欢人类!
战神马尔斯(Mars)是罗马的主神之一。从外表上看,他英俊潇洒,但他对人类却充满了怨恨,并且无比残暴。有一次,他和另一个神打架,差点被对方杀死。在那场战斗中,他被两个巨人抓住,并被塞进了一个罐子里。而当他向他的父亲,也就是宙斯(Zeus)求助时,他亲爱的父亲正忙着把人类从奥林匹斯山(Mount Olympus)上扔下去,忙着用闪电去击打其他的神,所以根本无暇顾及他。不过,马尔斯最终还是逃了出来,继续着他残暴嗜血的行径。他的形象通常是手持一根沾满鲜血的长矛,据说,他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宝座是用人皮覆盖着的。
今年夏天,我参观了英国的一家博物馆,那里展出了一些在古罗马神庙里发现的一批文物,甚至可以追溯到保罗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些文物其实是那时的人们在陶瓷或石头上写给他们的神的“便条”。我真的看到了一世纪或更早时期人们所写的便条,在这些便条上,那时的人们请求他们最爱的神,对他们的敌人做出各种残忍的事情。
有一个男人请求他的神夺走他敌人的性命。另一位妇女则在石板上写着,请求她的神弄瞎那个偷她珠宝的人。还有一个男人请求他的神诅咒他的商业竞争对手,让他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难怪罗马人根本不能从他们的神那里看到爱,也从不奢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怜悯。对他们而言,一位充满了忍耐、慈爱且顾惜人类的神,是极其陌生的一种观念。因此,不存在来自神灵的爱,也不存在对神灵的爱。如果你不幸挡住了宙斯,或者挡住了他父亲的路,那你就会被无情地吞噬,或者更糟。
使徒保罗最终到了雅典,站在了那座奥林匹斯山下的城中,那里是众神的家园,周围都是各样的神庙和神像。在使徒行传17:22-23,保罗藉着他们为“未识之神”建造祭坛的事实,向他们传讲了福音。
在保罗抵达雅典的六百年前,根据历史记载,雅典曾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成百上千的人在这场瘟疫中死去,整座城市都在迫切寻找治愈的方法。那里的人们认为是诸神在对他们发怒,只是他们不知道是哪几位神在发怒。
于是,雅典人想出了一个安抚引发这场瘟疫的诸神的办法:他们放出来一群没有瑕疵的羊,让这群羊在城里游荡,当有羊躺卧下来时,他们就会向离那只羊最近的神庙献祭。
人们这么做的假设是:愤怒的神灵会把羊吸引到自己的身边。然而,当羊被放出来时,有些羊会躺卧在附近没有神庙的地方。这下,人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为了不得罪任何一位神灵,他们就把那只羊献了祭,并在那个地方建造了一座祭坛,将其简单地命名为“献给未识之神”。
保罗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给了他们,祂是不朽之神的彰显,祂来了,不是要吞灭祂的仇敌,而是甘愿为世人的罪受死牺牲(约翰一书2:2)。祂是神本体的真像,是毫无瑕疵的圣洁羔羊。
大家想象一下!又真又活的独一真神,居然是为了“受伤”而来到这个世间的,而希腊和罗马的众假神却没有任何伤痕,即使有,也不是人类造成的!想想看,这是何等讽刺的一件事!
又真又活的神来了,是为了因我们的过犯而受伤,并使我们因祂的鞭伤而得医治。想象一下!又真又活的神居然也有伤痕!为了我们,祂甘愿受伤!
这就是保罗所描绘的神的形象。我们可以在罗马书10:21那里非常清楚地看到神的这一形象。神的这一形象不仅打破了世人对神固有的印象,也激励着我们这些信主之人的心。神居然为我们的缘故受伤!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章,我们一起来看罗马书10:21这节经文说了什么:
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
事实上,这节经文包含了两幅画像,它们是:
- 一幅耐心的神的画像;
- 一幅悖逆的人的画像。
耐心的神的画像
我们首先要注意到的是,保罗在这节经文中描绘了一幅耐心的神的画像。当我们欣赏神的这幅特别的画像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或者说两种鲜艳的色彩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第一个主题是:持续的邀请。
在这幅神的画像中,首先吸引我们注意的,是神持续不断的邀请。保罗在这里引用了先知以赛亚的话,而以赛亚则是引用了主的话,说:
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
当我们长时间等待着某件事时,我们往往会使用“整天”这个词。比如:
- “我等了你一整天!”
- “我一整天都在等电话铃响。”
- “我排了一整天的队!”
但当我们这么说的时候,往往都有些夸大其词,不是吗?但神一点都没有夸大其词。事实上,祂反而说得很含蓄。想想看,神口中的“整天”是多久?
我们不妨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摩西时代,来看看神是如何耐心地邀请祂的子民跟随祂的,而他们却一次又一次地向神抱怨、发怨言和反叛。
再往前追溯到更早的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时代,来看看神是何等有耐心地等待祂所拣选的子民相信并跟随祂的。
我们再往前追溯,一直追溯到人类历史的开端,神在伊甸园里问:“亚当,亚当,你在哪里?”换句话说,神其实是在说:“我仍在等候……”
我们想知道神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吗?那就是,祂会伸出双手,持续不断地向人类发出爱的邀请。
第二个主题是:亲自介入。
在神的这幅画像中,不仅有神持续不断的邀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那就是神亲自介入到了人类的历史中。
作为人类,当我们取得成功时,我们会通过让人们听从我们的吩咐、满足我们的需要来证明我们成功的事实。我们会让一大群人为我们跑腿,替我们接听电话,代我们写信,安排好我们的日程。似乎我们越是成功,就有越多的人来为我们服务。
记得当我还是一名神学生的时候,我曾经为一家非常成功的商业房地产公司做过零活。那家公司的总裁和创始人非常富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有一天,我发现他从来都不需要去服装店,或者说,他从来都不会自己去买衣服,而是会让人拿着布料样品和卷尺到他的办公室来,他们会为他量体裁衣,把他对服装的想法和诉求记录下来,然后再去裁缝那里,请裁缝为他设计定制的西装、衬衫甚至是皮带。总之,有人为他打理一切。他也不需要去商店,有人会替他去购置所需的一切。毫无疑问,他是个大人物!
但是等一下,神才是那个“最大的大人物”啊!那么当然会有人替祂办事!
但我们有没有注意到这节经文当中的人称代词:
……我整天伸手招呼……
神说的是:“我……我的手……”
正如约翰福音1:14所说的,祂亲自来到了我们中间: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
同样的,根据路加福音19:10的教导,神祂自己:
……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此外,主耶稣在启示录3:20也告诉我们说: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
在这件事上,基督完全可以差派别人去把那些迷失的教会呼唤回来。但即便如此,《圣经》还是把我们的主描绘成了那个主动叩门的人。
可见,救恩和与神真实的关系,来自神亲自的邀请和亲自的介入,就像罗马书10:21所说的:
……我整天伸手招呼……
手通常代表着劳动、努力、能力和目的。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劳动、善行、能力和目的,那么你将下地狱。但如果你来到基督的面前,相信祂手所做的工,相信祂的劳动、祂完美的工作和祂的能力,那你就会进入天堂。
几个月前,《新闻与观察家报》(News and Observer)刊登了一篇文章,说实话,如果我之前没有长时间地观察世界各地宗教迷信的现象,我也很难相信这篇文章当中所说的话。这篇文章说:在香港的一个星期四,成千上万的人排起了长队,就是为了能一睹佛祖的一根手指。这根手指是从中国借过来的,进行为期十天的展览。虽然那些排队的人只能稍微看一眼佛祖的手指,但还是有许多人说,这颗佛指舍利给香港带来了祥和与平静的新希望。
这颗佛指舍利是在星期三,也就是在佛祖生日庆典的期间空运过来临时展出的。数十万人前往瞻仰。在三尊巨大的金身佛像的衬托下,身着橙色袈裟的僧侣们对着那些快速走过佛指舍利的人们诵经。
一位名叫赵丹燕(Chiu Dan-yin)的女士对记者说:“我希望这颗佛指舍利能让人们变得更加幸福。”
而七十岁的玛格丽特·陆(Margaret Luk)在凝视了这块儿被防弹玻璃保护起来的骨头碎片后,热泪盈眶。她说:“我相信这根手指会保护我经历生命的痛苦。”
那么,你今天相信谁的手?
当我在以赛亚书中读到神首次对以色列民发出的邀请时,我不禁想“快进”一下。我们可以从以赛亚书第六十五章直接快进到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在这一章中,耶稣基督确实在十字架上伸出了祂的双手,祂的双手被钉在十字架上。即使在祂临死的时候,祂的双臂仍是伸开的,仿佛在说:“凡愿意的,都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决不拒绝你!”
何等荣美的神的画像啊!
……我整天伸手招呼……
事实上,当我们把神的这幅画像,与保罗所描绘的第二幅画像放在一起对比时,会更加感慨这幅画像的荣美。保罗所描绘的第一幅画像,是一位耐心且坚持不懈的神的画像。
悖逆的人的画像
然后,保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悖逆的人的画像。
保罗在这节经文中继续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话,说:
……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
在这幅画像中,也有两个重要的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悖逆。
第一个主题就是悖逆!正如经文所说的:
……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
“悖逆”所对应的希腊词,指的是那些拒绝相信的人,他们拒绝相信神。有趣的是,新约圣经把这个词翻译为“不顺服”和“不信”。它们是可以互换着来使用的,因为它们背后的真理是一致的。
事实上,保罗就称那些不信的世人为“悖逆之子”。不信其实就等于不顺服。在以弗所书5:6,保罗警告信徒说:
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因此,在这节经文里,我们看到神向一群悖逆的百姓,一个拒绝相信神的民族,伸出了祂的双手。直到如今,这个民族大体上仍然拒绝相信神,他们对神提供的证据视而不见。
大家仔细想想这一证据有多么令人惊叹吧!当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圣父做了一件事,这件事本应深深地震撼每一个犹太人。大家可能还记得,当耶稣在十字架上说完了祂的最后一句话时,马可福音15:37-38说:
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这块幔子原本将圣所和至圣所分隔开来。几个世纪以来,除了大祭司以外,没人能进入至圣所,因为那是最神圣的地方。换言之,没人可以进到神的面前。然而现在,幔子从上到下被撕裂了。要知道,这块儿幔子可能有二十八肘或十三米那么高。除非那时的人有脚手架或梯子,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圣经》还告诉我们说,当时正是祭司献晚祭的时候。大家能想象得到幔子突然撕裂的场景和巨大的声响吗?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人们可以直接进入至圣所!所有信徒如今都成了祭司(彼得前书2:9),因着对耶稣基督的信,我们如今可以坦然无惧地到神的至圣所(希伯来书10:19)。
如果是你看到了幔子破裂,你会怎么做?
那时,殿里的祭司们纷纷喊叫着说:“哇!快看!我们该怎么办?”
一些祭司说:“我知道,我们赶紧把它缝起来,然后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我们喜欢我们的宗教……可千万别把它搞砸了。谁去拿些蓝色的线来!”
事实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又把幔子缝了起来,继续献祭,继续举行各样的仪式和宗教活动。怪不得神说:
……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
这幅悖逆的人的画像的第二个主题是:顶嘴。
罗马书10:21说:
……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
“顶嘴”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说反话”(anti-speaking)。换句话说,那些不信的人不仅不相信耶稣基督,而且还会说一些反对祂的话。
十九世纪末的哲学家尼采(Nietzsche),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在书中写道:“我称基督教为一种巨大的诅咒,一种巨大且内在的倒错,一种巨大的复仇的本能……基督教是人类身上的一个不朽的污点。”
尼采之后还有许多其他的无神论者,比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卡尔·马克思(Karl Marx),他们都认为宗教只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幻想。
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用了几页篇幅,介绍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分子生物学家迪安·哈默(Dean Hamer)。哈默新近出版了一本名为《神基因》(The God Gene)的书。他在书中假设说:我们最为深刻的属灵感受,可能只是因为偶尔“注射了”一针由我们的DNA所控制的、令人兴奋的大脑化学物质而产生的后果。因此,他的结论是:神是我们的大脑在进化中的产物。
想想看,人类为什么如此热衷于诋毁神呢?难道他们就不能简简单单地说他们不信神,然后转头去信别的东西吗?对此,保罗的回答是,人心不仅不顺服神,而且还喜欢向神顶嘴,也就是喜欢发表一些反对神的言论。
为什么没有人会制作一部电影,说佛祖其实是个同性恋者?或者,他从来都没想过要传授他的所悟之道,人们其实误解了他,他只不过是一个优秀的道德导师罢了?
为什么人们总会用耶稣基督的名来骂人呢?当某个人不小心用锤子砸到自己的大拇指时,他会不会说“哦,佛祖,好痛啊!”,或者“哦,孔子……”,或者“哦!克里希纳神!”不会,人们总是说耶稣基督这样,说耶稣基督那样。
如果我是神,我肯定要给他们一点教训!事实上,神确实采取了行动,但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就像约翰福音3:16所说的: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除此以外,神还说:
……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
事实上,这不仅适用于以色列民,也就是人们心目中的那些特殊人群,也适用于外邦人,因为不只是以色列民拒绝了弥赛亚,外邦人也做了同样的事。换言之,以色列民拒绝相信,外邦人也拒绝相信;以色列民向主耶稣顶嘴,外邦人也同样如此。
然而,令人惊叹的好消息是:神仍伸出祂的双手,祂的双手还没有垂下!祂仍在向我们发出邀请。
神如今发出的邀请
我想,神如今会向犹太人和外邦人发出几种不同的普世邀请。
第一种是向那些厌倦了恪守宗教规条的人所发出的邀请。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1:28曾说: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换句话说,如果你们厌倦了宗教沉重的枷锁,厌倦了各种仪式沉重的要求,厌倦了积善业胜过积恶业的重负;如果你们寄希望于善行,认为它能够阻挡神对你们罪恶的审视,可以到耶稣基督那里去,祂要使你们得安息。
福音是一种邀请,不是要求、规定或宗教仪式,而是一种个人性的关系。
对于那些厌倦了恪守宗教规条的人,神的双手已经向你伸出。请记得,这双手是向那些悖逆顶嘴的人伸出的,换言之,祂的手是向罪人伸出的。
第二种是向那些厌倦了在悖逆中逃避神的人所发出的邀请。
换言之,神向那些顽固不化、叛逆不羁的背弃者们提供了一份和约,这份和约的形式就是一根木制的十字架。
保罗在罗马书第十章多次引用了先知以赛亚的话,以赛亚书1:18也记录了神向我们发出的个人性邀请:
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
就在前几天,我们家接待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客人,他们从另一个州赶来,有五个非常可爱的孩子,我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团契时光。可就在我们说“再见”的时候,他们的一个小家伙跑进了客厅。我们的客厅铺着一张白色的地毯,而他的一只网球鞋上沾满了外面的红泥。每次看到这团不太起眼的污渍时,我就能想起他们到访我们家的经历。那是那种非常不起眼的棕橙色,如果你不仔细看,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它在那里。但我很清楚它在哪里,事实上,我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要把它除掉,但怎么也无法彻底清除。
神说:“你是否也有那种挥之不去的对过往的回忆?你是否也有一份无法清除的污点记录?没事的,让我来处理!”祂说:“我要把你的心灵变成像纯白无暇的雪一样;我要把你朱红色的污点变得像纯白的羊毛一样。”
无论你做过什么,无论你过往的罪有多么沉重,无论你的重担有多重,祂都会站在你的面前,就像站在多马的面前一样,祂会说:“看我的手!”换句话说,祂其实是在对你说:“我为你受了伤,我选择保留这些伤痕,作为我对你的爱的永恒提醒。”
亲爱的朋友,面对着这样一位神,面对祂带有钉痕的双手,我们除了俯伏在祂的脚前,说“我的主,我的神!”以外,还能做什么呢?
第三种是向那些厌倦了靠着自己来事奉的人所发出的邀请。
神的双手不仅可以救赎,还能使人重新振作,重新充满活力,重新为人指明方向。
事实上,神也向我们发出了邀请!难道信徒就没有顶嘴的时候吗?我们都可能会向神顶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向神顶嘴,在我们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迷失方向而远离神的倾向。
我有一首非常喜欢的赞美诗,这首诗歌其实也是一个祷告,提醒我要时常回到神的手中,也就是回到神的大能和神的旨意之中。这首诗歌的作者是威廉·威廉姆斯(William Williams),他是一位来自威尔士(Welch)的传道人,也是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和卫斯理家族(Wesleys)的朋友,这首诗歌的名字是《引导我,哦伟大的耶和华》(Guide Me, Oh Thou Great Jehovah),这首诗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耶和华,求你带领我,
走过今世旷野路;
我虽软弱主有权能,
愿主圣手常扶助。
哦!我们当何等感激我们的神!因祂整日向悖逆顶嘴的百姓伸出祂爱的双手。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