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驱动力是什么?
我们的驱动力是什么?
成为“不效法者”(第二部分)
罗马书12:1b
引言
几年前,一本杂志刊登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阿拉巴马大学(Alabama)和奥本大学(Auburn)两大劲敌之间的一场橄榄球比赛中。当时,传奇教练贝尔斯·布莱恩特(Bear Bryant)仍然在世,而且他正推动着他的橄榄球生涯朝着传奇的成就前行。
当时,阿拉巴马队领先奥本队5分,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两分钟。由于球队的首发四分卫在一次比赛中受伤了,布莱恩特不得不使用替补四分卫。当时比赛的压力无比巨大,观众也几近疯狂。
最后一攻,阿拉巴马队在奥本队的二十码线上开球,这是阿拉巴马队的第一次进攻。贝尔斯·布莱恩特对着替补四分卫大喊道:“无论如何,不要传球。四次进攻都要跑球。如果我们不得不把他们拦下来,我们的防守强度也一定会让我们获胜的,所以,孩子,不管怎么样,都不要把球扔出去。”
于是,这个四分卫带着满满的激情和决心跑到场上。第一次进攻,他们在底线被挡住了。第二次进攻,又被挡住了。第三次进攻,他们前进了一码。到了第四次进攻,人群彻底疯狂了。球在传给跑球手的时候出了点问题,四分卫最终拿到了球。他在后场跑来跑去,看了看端区,他发现他的接球手那里空无一人,于是,他迅速把球传了出去。
然而,这个四分卫没有看到的是,当时场上速度最快的人,就是奥本队的安全卫,他察觉到了四分卫的视线,预判到了他传球的路线,于是,他迅速跑到了接球手的前面,截下了球,然后开始沿着场地飞奔。当时,这个替补四分卫是场上唯一有机会追上他的人。他跑得并不是很快,但他一直紧紧追着奥本队的安全卫,比赛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他在最后关头抓住了安全卫,将他铲倒,阿拉巴马队最终赢下了比赛。
赛后,奥本队的教练帕特·戴伊(Pat Dye)对贝尔斯·布莱恩特说:“我之前看过球探报告,那个替补四分卫的速度明明很慢。他到底是怎么追上我们场上最快球员的?”
贝尔斯·布莱恩特回答说:“很简单。你的球员是想达阵得分,而我的球员是想保住自己的小命。”
这确实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难道不是吗?
大家曾经有过被恐惧感驱使的经历吗?
我记得,在我九岁或十岁的时候,我和邻居家的一个比我大了一圈的男孩发生了争执。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我握紧了拳头,结结实实地给了他一拳。他的黑眼圈持续了两个星期。可唯一的问题是,当我打了他之后,他还活着,他开始追着打我,我知道,如果我被他抓住了,我就活不了了。我还记得,我当时可以直接跳过后院的栅栏,而他却不得不停下来,慢慢地翻过去。感谢主!我最后活了下来,而且还成了你们的牧师。
那么,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被恐惧感驱使过呢?或者被复仇的动机驱使过呢?就像我小时候一样,我们可能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这一点了。
就在这周,我在《点滴》(Bits and Pieces)杂志上读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当杰里米(Jeremy)的母亲听到她六岁大的孩子痛苦的喊叫声时,她赶紧跑进了他的卧室。结果发现,杰里米两岁大的妹妹正在揪他的头发。妈妈轻轻松开小女孩的手指,并且对杰里米说:“亲爱的,你妹妹不知道她在做什么,她不知道这样很疼,别生她的气,她不知道被人拽头发有多疼。”
说完,妈妈就走出了房间。可当她刚刚离开房间,走到走廊上时,两岁大的女儿又尖叫了起来。她又急忙跑回来问:“怎么了?”
杰里米不慌不忙地解释说:“她现在知道了。”
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在孩子小的时候,鼓励他们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干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会说:“这些食物对你有好处!”比如,他们会说:“把这些豌豆吃了,这对你有好处。”或者,“把这些南瓜吃了,世界上还有好多饥饿的孩子什么都吃不到呢!”
说实话,我很乐意把我的豌豆和南瓜打包寄给他们。
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激励机制和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拿破仑(Napoleon)曾调侃说,他的士兵会为了一些小玩意儿而冒生命危险。他指的是那些勋章,这些勋章能让他们在人群中获得地位和认可。
这个世界被各种动机所驱使着,例如:名声、权力、享乐、金钱、受欢迎的程度、安全感、地位或舒适感等等。这些东西为世界体系的“引擎”提供了动力。
弟兄姊妹们,这个世界的悲剧并不是失败了,而是成功地得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或者说,这个世界把一些破铜烂铁视为珍宝,并为之疯狂。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6:26问道: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
然而,基督徒与世人的区别,并不在于基督徒不会获得名声、权力或舒适感。
这段时间,我正在阅读福莱鸡快餐(Chic-fil-A)的创始人特鲁艾特·卡西(S. Truett Cathy)的传记,从他个人的故事来看,他确实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但他同时也非常富有。
使徒保罗也在腓立比书4:12说,他知道如何处富足,也知道如何处卑贱。因此,属灵的生命并不等同于富足或贫穷。任何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其实都是假教师。
事实上,信徒与世人的区别并不在于外在的财产,而在于内在的驱动力或动力!那么,我们内在的驱动力或动力又是什么呢?
圣经学者巴刻(J. I. Packer)在《重寻圣洁》(Rediscovering Holiness)一书中写道:
这个世俗的世界永远都无法理解基督徒的驱动力和动力。当面对着“是什么驱使着基督徒前行”的问题时,不信的人会坚持这么认为:基督信仰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或者需要一种心灵的慰藉,或者是为了得到某种社会身份。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动机在教会的信徒中或许都能找到。但对于真正的基督徒生命而言,现在以及永远的动力,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而是一颗感恩的心。
这正是使徒保罗的观点。在罗马书的前十一章中,他给基督信仰下了定义。现在,他将描述基督信仰该有的样子。
在第十二章的一开始,保罗立即就向我们揭示了基督徒行为的动机和驱动力所在。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二章,我们一起来看罗马书12:1的经文: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
我把保罗的这句话进行一些改写和强化,以突出保罗所用的动词时态和一些细微的重点。保罗其实是在说:弟兄们,我恳请你们,恳求你们:鉴于、由于而且因为你们已经成为神极大慈悲怜悯的接受者,因此,要大胆地、持续地、每天果断地将你们自己献给神。
顺便说一下,可能我们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在神要求我们为祂做任何事情之前,祂先要求我们把自己献给祂。
请记住,保罗是写给弟兄们的,也就是写给所有信徒的。换句话说,他在挑战所有的信徒,要过一种降服的生活。换言之,我们每天都要定意活出自己的信仰。不要只是口头传讲你的基督信仰,而是要实践和展示出来。
四个描述“活祭生命”的词
在过去的一周里,当我在默想和研读罗马书12:1的经文时,有四个词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不停地思考。我认为这四个词明确地描述了保罗对信徒的要求,也就是如何活出一种“活祭”的生命。这四个词分别是:
- 可用性(availability);
- 可牺牲性(expendability);
- 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
- 合理性(advisability)。
“可用性”和“可牺牲性”
“可用性”体现在了“献上”这个动词上。
……将……献上,当作活祭……
“可牺牲性”是指,保罗要我们做的,并不是口头上的献祭,他说的是: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
保罗为什么要说得这么具体呢?因为圣灵知道,我们每个人都面对着一个同样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很难把我们的身体,连带着我们的全人献给神。
我想我们都还记得,在我们上一次的讲道中,我们说“身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它包含了我们所有的一切。
-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各样的情感,我们很难让神亲自掌管我们一切的情感;
- 在我们的头脑里有各样的计划,我们很难将我们的计划交在神的手中;
- 在我们的灵魂里有各样的意志,我们很难将我们的意志降服于神。
神对我们说:“把你的‘一切’都交给我。”
我们说:“主啊,我把我的‘一些’交给你就好了。”把“一些东西”交给神,可比把我们自己“都”交给神容易得多。每周做几个小时的义工,也比把我们的日程表交给神容易得多。
当我们路过奉献箱时,我们可能也会想着说:“我就把这点钱奉献给神吧!估计也够用了。”似乎许多信徒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这么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可以通过金钱来逃避大使命。在罗马书12:1,神不是在呼召某个机构,而是在呼召每个弟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充满激情地降服于神。
此外,保罗在这里还使用了“活祭”这个词。这让罗马的信徒,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瞬间就能联想到旧约的献祭制度。
在旧约时期,圣殿的体系是围绕着“血”与“死”的。每天、每周、每月、每年以及在特殊的节期里,圣殿的祭坛上都流淌着祭物的血,包括各样的牲畜和家禽。可以这么说,圣殿就是一个巨大的“屠宰场”。
当祭司轮完班时,他的袍子上会溅满鲜血。他的脸上、胡子上、手上、胳膊上、脚上,到处都是血。他所穿的草鞋也会沾满了脂油,并且被鲜血染红。
没有任何一个祭物的献祭是不完全的。换句话说,它们可不会听到某个祭司向它们保证说:“别担心,等这一切结束后,我会把你的耳朵放回牧场,我会把你的四条腿从祭坛上拿下来,然后把它们支在你过去吃草的篱笆旁。”
祭物的“牺牲”是完全的。
现在,保罗用这样的语言来谈论新约时期的信徒。然而,在这个类比中,我们不再拿着什么祭物向神献祭,而是我们自己成为神的祭物,成为活祭,包括我们的眼睛、耳朵、手、脚,以及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和每一种功能,包括我们的思想、情感和意志,以及各样的感觉、梦想、喜乐、痛苦和计划。
那么,对神而言,我们真的“可用”吗?或者说,我们真的“牺牲”了吗?
就在上周,我们教会的单身牧师,布拉德·哈宝(Brad Harbaugh)给教会中的单身人士发了一条信息,这条信息非常有趣,但也反应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他在信息中写道:“大多数基督徒只想以‘顾问’的身份事奉神。”
但我们的主并没有建立一个“顾问委员会”,也没有邀请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加入那个委员会。正如保罗在罗马书11:34所写的:
……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
“可接受性”
除了“可用性”和“可牺牲性”外,我想到的下一个词是“可接受性”。或者说,神希望我们献上什么样的活祭呢?保罗说:
……活祭,是圣洁的……
这种活祭才是神所接受的。
- “活祭”在于生命的整体性;
- “圣洁的祭”在于生命的纯洁性。
正如保罗在第1节那里所写的,这样的献祭才是神所悦纳的。
大家想想看,一个正在走向婚礼圣台的新娘会不会在意自己的头发?她会从泥潭里面走吗?她会不会在意礼服是不是干净?再或者,我们会把有瑕疵的羔羊带到祭坛上吗?我们会把腐烂的水果和生了虫的面粉献给神吗?神在乎的是什么呢?
作为基督的新妇,当我们走向羔羊的婚宴时,会不会在罪的泥潭里打滚呢?我们真的在乎吗?圣洁生活的动力是感恩。看看我们的新郎是谁!看看祂是谁?
赞美诗《来拥戴主为王》的歌词唱道:
来拥戴主为王! 宝座上圣羔羊,
听啊,歌声传遍天上,和声压倒群响!
我心儆醒同唱,颂主救恩浩荡,
欢呼为我受死之主,千秋万岁无疆。
这不是一首从天上开始的歌,而是一首从地上开始的歌。歌中还唱道:
来拥戴主为王! 主的慈爱无量,
手足肋旁昔被创伤,今显何等辉煌!
荣美发出光芒,天使敬拜颂扬,
谛视惊喜赞其超奇,奥秘不可测想。
除了感恩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想想看,我们既是新娘,又是婚礼的礼物,就是凭借着充满热情的感恩而献上的礼物,将我们一切的一切都献给我们至亲的救主。
“合理性”
最后,保罗要用最后一个关键词来总结他的类比,对“活祭”做出最后一个方面的描述。除了“可用性”、“可牺牲性”和“可接受性”,最后一个词就是“合理性”。
保罗在第1节的最后写道: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中文新译本的翻译是:……这是你们属灵的敬拜。
按照和合本翻译,……这是你们理所当然的事奉。
换言之,完全的献上是最合情合理的,是理所当然的!
理所当然的事奉
在希腊语中,“理所当然的事奉”(reasonable service)只有两个词,就是“logiken latreian”(λογικην λατρειαν)。
理所当然:合情合理
第一个词是“理所当然”,希腊语是“logiken”(λογικην),由此衍生出了英语中我们很熟悉的一个音译词“logical”,意思是“符合逻辑”。用最简单直接的话来说,保罗其实是在说:“用你们的头脑想想就知道了。”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信徒,因着神为你所做的、神正在为你所做的,以及神将要为你所做的一切事,并且因着神的荣耀、光照、恩典、怜悯、爱以及你在罗马书前十一章中所学到的关于神的一切,你所能做的最合情合理的事,就是动动我们的脑子,仔细地想一想!
保罗说:“我能劝你们做的最明智的事,就是成为圣洁的活祭献给神。”换言之,你所能做的最聪明、最有智慧、最明智的事,莫过于对神说:“主啊,我在这里,求你悦纳我的献祭!”
对于信徒来说,除此之外的任何行为都是愚蠢至极的。半途而废的委身和献上是完全不合理的。因为我们了解神,我们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们知道我们的未来终将何去何从。
那么,是什么在驱使着你呢?你又对什么充满了激情呢?
有一天,我在克拉克·巴瑞尔餐厅(Cracker Barrel)排队点餐。说实话,这家餐厅值得排队。在我身后是一位五六十岁的男子,我们当时正在排队等餐。他突然主动对我说,当初他错过了克拉克·巴瑞尔股价飞速上涨的时机,对此,他非常懊恼。他对我说:“你知道吗,如果我在这家快餐店上市的时候就买了他们家的股票,那我今天早就是亿万富翁了。”
然后,他开始滔滔不绝地念叨着这家公司上市之初的股价有多么低,以及几年后的股价有多么高。他显然很不甘心。我不禁心想:“天哪,如果这家店让他这么心烦意乱,那他为什么还要来呢?”
当我去克拉克·巴瑞尔餐厅时,我心里只想着这么几件事:烤酸面包上的鸡胸肉三明治、加了黄油和酸奶的大号烤土豆,当然还有热腾腾的黑莓馅饼,上面加了融化了的冰淇淋,等等等等。因此,当我想到克拉克·巴瑞尔时,我想到的是大口大口地吃。而当那个人想到克拉克·巴瑞尔时,他只能想到失去的投资机会,如果他早知道这家公司未来的市值会涨得那么高,那他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
对此,保罗说:“我给你一些建议吧,对神的可用性、可牺牲性和可接受性,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全部财富。”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牧师的祖父也是一位牧师,他在他的《圣经》中写下了一首代代相传的诗。我把这首诗也写了下来,保存了好多年。
这首诗说的是那些末日站在基督宝座前的信徒,在那里,基督将对那些降服于祂的信徒进行奖赏。这首诗是这么说的:
当我站在基督的宝座前
祂向我展示了祂对我的计划,
那生命的蓝图本应如此
但我看到自己如何在这里阻挡祂,在那里拦阻祂
不愿降服;
在我救主的眼中会有悲伤吗?
尽管如此,祂仍然爱我吗?
祂本想要我富足,但我却一贫如洗,
除了祂的恩典,我一无所有,
我的记忆像被追赶的猎物一样
沿着一条我无法追溯的路奔跑。
那时,我凄凉的心几欲破碎
流下了我无法流下的泪水;
我将用空洞的手掩面;
将低下我那无冠的头颅。
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过上那种会被基督奖赏的生命呢?对此,保罗给出了他的建议。他在罗马书12:1说:
……这是你们理所当然、无比明智的敬拜事奉。
事奉:敬拜的行为
第一个词的意思是“符合逻辑”,而第二个词“latreian”(λατρειαν),指的是敬虔的生活和敬拜的行为。
什么是敬拜的行为呢?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0:31写道:
……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
换句话说,真正的敬拜就是把每日的生活都献给神。事实上,真正的敬拜没有“神圣”与“世俗”之分;也就是要把一切的一切、每个部分和每个细节,都献给神!
我曾读到,一位牧师听到两个教会信徒在谈论买房子的事。其中一个问另一个说:“那栋房子是谁建的?”
当对方回答了建筑商的名字时,那个人对他的朋友说:“哦,那你就不用担心房子的建筑质量了,因为那个建筑商是个基督徒,他把他的基督信仰融入到了他所建造的每一栋房子里。”
基督徒作家陶恕(A. W. Tozer)也曾这样说过:“一个敬拜神的人所做的工作,有永恒的价值。”因此,无论做什么,都是敬拜的行为,并且都源于一颗感恩的心。
这就是我们的动力和驱动力所在:“可用性”、“可牺牲性”、“可接受性”以及“合理性”。
我们最后再来听一下保罗的劝勉:
弟兄们,我恳请你们,恳求你们:鉴于、由于而且因为你们已经成为神极大慈悲怜悯的接受者,因此,要大胆地、持续地、每天果断地将你们自己献给神!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