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儿戏
不是儿戏
成为“不效法者”(第四部分)
罗马书12:2b
引言
如果大家像我近些年来一样,曾拿起一些有关神旨意的书来读,那么你会发现,有多少种关于如何发现神旨意的观点,就有多少本关于这个主题的书。就在上周,我又读了两本关于探索神旨意的书,不过,它们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
也许大家已经在自己的经历中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那就是当有人谈论如何发现神的旨意时,他们通常会提出一些独特或新颖的方法。这往往涉及到一些主观的体验或奇异的见证,用以说明他们是如何发现神的旨意的。
他们可能会给你讲这么一个故事:“早上十点半整,电话铃响了,而且响了三声。电话是我应聘的一家公司打来的。我还不知道是否应该接受这份工作,但这家公司的地址刚好是1030,公司的房号也刚好是3。”
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接到这么一通电话肯定会有所帮助,不是吗?
一天晚上,在我们的“教会新成员课程”(GreenHouse)结束之后,有一位女士走过来对我说:“牧师,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你正在拨打一个电话。当我问你要打给谁时,你回答说:‘我正准备打给神。’”
她说完后,我们都笑了,她接着说:“我还记得那个电话号码的前三位是862。”我接着对她说:“你今晚睡觉的时候,一定要试着把剩下的电话号码都记住了,我需要神的电话号码!试着再做一次同样的梦!”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上大学时听到的一个回答。那时,我认识的一位年轻女士刚刚订婚,我也认识她的未婚夫,事实上,他们俩认识的时间并不长。我对他们结婚的决定很是好奇。于是我问她说:“你怎么知道他就是你的真命天子呢?”
她回答说:“上周我们在商场里看戒指玩。他随手挑了一枚钻戒让我试着戴上。我心想,如果戒指刚好合适,那他就是我的真命天子。结果,戒指非常合适!”
听到她的回答,我心想:“这还真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啊!”
但如果你在婚礼前把戒指弄丢了,或者那枚戒指把你的手指染绿了,你不得不在婚礼后再买一枚,到时该怎么办?又会怎么样呢?
许多基督徒都在等待一个征兆,或者一种感觉。他们都在等待着生命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当他们在家里走来走去,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滑倒了,然后香蕉皮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中国地图上,这样,他们就会想着说:“啊!原来神想让我去中国!”
也许,神只是想让他们去倒垃圾而已。
我发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使徒保罗从来都没有告诉信徒去“寻找”神的旨意;相反,他期望信徒都能“遵行”神的旨意。
然而,保罗也明确指出,神的旨意并不是某个启示的时刻。它恰好是一种更新了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信徒的思维模式按照神的话语而被转变。这正是我们在罗马书第十二章所学到的内容。
神所宣告的旨意
事实上,《圣经》并没有讨论如何发现神的旨意;《圣经》讨论的是神所宣告的旨意。换句话说,《圣经》讨论的是那些神已经宣告了的旨意。
降服于圣灵的掌管
我很欣赏的一位作者,他曾谈论过我们该如何知道《圣经》所说的就是神的旨意。他提到了以弗所书5:15-17的经文,保罗在那里命令信徒说:
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那么,主的旨意是什么呢?这一章的其余经文给了我们详细的说明。请大家继续看第18节的经文:
不要醉酒……要被圣灵充满。
换句话说,不要让自己受酒的影响,而要选择受圣灵的影响和掌管。
以弗所书第五和第六章的经文继续告诉我们,受圣灵影响的样子是怎样的。保罗在这里教导信徒说:
- 妻子们,要顺服和尊重你们的丈夫(5:22);
- 丈夫们,要用舍己的爱去爱你们的妻子(5:25);
- 孩子们,要听从你们的父母(6:1);
- 父亲们,要按主的教训和警戒,引导你们的儿女(6:4);
- 仆人或雇员们,要诚实勤勉地工作(6:5-8);
- 主人或雇主们,要公平诚实地对待他们(6:9)。
当我们降服于圣灵的引导和掌管时,这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这恰好就是神的旨意。
追求圣洁的生活
神的话语还告诉我们说,神的旨意是要我们在有关性的问题上,保持纯洁。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3写道: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
这里的“淫行”,指的是婚姻关系之外的任何性行为。
陷入淫行中的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如果他们一边陷在这样的罪中,一边却对神说:“神啊!请告诉我,你对我的职业生涯、对我的大学专业,或者对我任何其他的选择有什么样的旨意?”这其实是无比荒谬的一件事。因为他们甚至不遵行经文明确所说的神的旨意,既然如此,神为什么要向他们透露祂进一步的旨意呢?
保罗在接下来的经文中拓宽了信徒对圣洁的追求,他在这段经文的末尾,也就是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7继续写道:
神召我们,本不是要我们沾染污秽,乃是要我们成为圣洁。
因此,神所宣告的旨意是:第一,降服于圣灵的掌管;第二,追求圣洁的生活;第三,遵守你所在国家的法律和条例,只要这些法律和条例不会强迫你违背神的律法即可。关于这一点,当我们研读罗马书第十三章的时候,我们会更加细致地讨论。
遵守你所在国家的法律和条例
使徒彼得在彼得前书2:13-15写道: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
换言之,我们要遵守地方政府一切的法令,因为这是神的旨意。
我不知道,当我们在这个月填写自己的所得税表格时,有多少人违背了神的旨意,因为这是政府明确的法令。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遵守了限速的规定。在过去的一周里,我再次感到被责备。神使用了一位身着深蓝色制服的人,也就是交警,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过犯。我真的痛心疾首!
如果我们在“这里”都不遵行神的旨意,我们怎么能对主说“主啊,我想在‘那里’遵行你的旨意”呢?
遭遇苦难和患难
此外,让信徒遭遇苦难和患难,这也是神的旨意。
使徒彼得在彼得前书5:10写道:
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
他还在彼得前书4:19写道:
……那照神旨意受苦的人……
保罗也在腓立比书1:29写下了这句令人难以置信的话: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
当然了,我们也很难忽略保罗在腓立比书3:10所做的充满激情的祷告: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
要有感恩的心
拥有一个感恩的心,这也是神所宣告的旨意。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18写道:
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
事实上,如果大家进行一次主题式查经,或者在《圣经》中搜索一下“神的旨意”,那我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神所宣告的真理,但我们刚刚讨论的这四点就已经足够了:
- 第一,降服于圣灵的掌管;
- 第二,追求圣洁的生活;
- 第三,接受苦难;
- 第四,要有感恩的心。
我非常同意一位作者的观点,他曾指出:作为信徒,如果你渴望做到这些事,那么在你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但又必须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做你心里想做的事情就好!如果你的愿望真的是想讨神的喜悦,那神就会把你心中所愿的赐给你。因此,换句话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会说:“这听起来太激进、太冒险、太自由主义了吧!怎么可能让人为所欲为呢?千万别把你刚刚说的这番话讲给我的孩子听!”
或者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会说:“我们怎么可能随心所欲呢?我还以为遵行神的旨意就意味着我们永远都不能随心所欲了呢!”
还有的弟兄姊妹可能会说:“事实上,当有两个选择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最喜欢的那个选项往往不符合神的旨意,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这应该是个把戏,是想看看我们会不会克制肉体的欲求!”
以上这些说法有其合理的地方,但神有办法,祂能够通过各样的压力和苦难,使我们成熟和成长起来,进而改变我们,使我们想要祂想要的。然后我们就可以和大卫一起说: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换句话说:“我真正想要的东西,祂没有一样不提供给我,因为祂是我的牧者。”
我在祂的里面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在祂没有给我的事上,我仍会信靠祂。
找到神的旨意
现在,你怎么知道你想要的真的是神的旨意呢?在那么多让人存有疑虑的事情中,找到神的旨意不可能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不是吗?
对此,使徒保罗给了我们一些引导,以帮助我们确保我们的愿望与神的旨意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在罗马书12:2的后半部分找到保罗对我们的教导。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十二章。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罗马书12:1的教导: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
顺便说一下,这是对神旨意的一个极好的描述和宣告。将你们的身体献给神!也就是将你们的生命献给神!将你们的敬拜献给神!换句话说,如果你不愿意做这些事,那就不要祈求神向你表明祂在某些事情上的旨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主动去做的事情!
然后,保罗在第2节的前半节,告诉信徒不要做什么!他说: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
效法世界刚好与神的旨意相违背。按照菲利普斯(Phillips)的翻译,这节经文是:
不要被这个世界挤进它的模子里。
总之,不要随波逐流。永远都不要把大多数人的意愿与神的旨意混为一谈。
接着,保罗又给出了一个应该做什么的命令,他在第2节的后半节那里说:
……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保罗所描述的,是一个正在以新的思维模式不断更新的心灵,不是按照世俗的智慧,而是按照神的智慧。然后,保罗在接下来的经文中说:
……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察验”的希腊词是“dokimazo”,这个词的意思是“经过试验后而被认可”。
保罗的意思是,当我们在生命的实验室中试验神的旨意时,我们实际上会发现三样东西。然而,我需要提前给大家一个警告,下面这个结论不会自动形成,即神的旨意是善良、纯全和可喜悦的,它需要两个先决条件: 第一,不效法这个世界的生命;第二,因神的话语而转变了的心意。
这三个对神旨意的描述,实际上是三个形容词,在新约圣经的希腊文原文中,这三个词被用作实体词或名词,描述了神的旨意。我可以试着为大家换一种说法,来解释一下这节经文,以突出这些实体词的含义。这节经文可以这样表达:
……当你找到神的旨意时,你一定会知道,因为它是善良美好的,是神所喜悦的,能使人的灵命成熟。
保罗并不是在说,我们要努力“寻求”神完全的旨意,就比如说:“我希望我能‘找到’祂完全的旨意!”保罗也不是在说,如果你再聪明一点、毫无过错、始终如一,那你就有可能发现神所喜悦的旨意,就好像神除了会向聪明的基督徒显明自己的旨意外,对其他人都会隐藏起来。还有,保罗也没有说,如果你真的很特别,你自然就会发现神美好的旨意。
保罗实际上是在说,当你做某事或做出某个决定时,如果你所做的事或所做的决定是纯全、神所喜悦的,并且作为信徒,如果你所做的事或所做的决定能使你更多地长进和成熟,那么你就已经选择了神的旨意。
保罗的话揭开了有关神旨意的谜团:这并不是神创造出来的一个游戏,只让少数基督徒在游戏中胜出。
也许你曾偷偷这么想过,发现神的旨意可能与“快艇游戏”(the game of Yahtzee)类似,似乎我们需要通过特定的游戏方法,才能发现神的旨意。换句话说,我们只能闭上眼睛,把骰子扔出去,然后寄希望于它能给出我们需要的点数,这样我们才可以赢。但如果你和我上次玩这个游戏时的状态一样,那你可能永远也掷不出正确的组合,我就是永远都无法在这个游戏中胜出。
也许你认为,发现神的旨意有点像“猜谜游戏”(the game of Clue)。如果你够聪明,能把你的棋子移动到正确的“房间”,然后在正确的时间发现正确的线索,那你就能把所有的线索拼凑起来,在最后关头把游戏彻底玩儿明白!
或者,大家想到的是那个被叫做“扭扭乐”(Twister)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你必须把一条腿放在那边,一只手放在这边,另一只手放在背后,另一条腿放在那边,直到你被折磨到崩溃!
再或者,你可能觉得寻找神的旨意就像赢得“对不起游戏”(the game of Sorry)一样。大家还记得那个游戏吗?你在棋盘上走了半圈,却被某人挡住了去路,或踩在了你的位置上,然后你就被打回到起点,不得不从头再来。
坦白来说,我认为,在那些想做正确事情的普通信徒看来,找到神的旨意可能和我玩了多年的一个游戏非常类似。事实上,当我们家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我们就经常玩这个游戏,那时,我会坐在浴室的台子上,他们则在浴缸里滑来滑去。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 “我是间谍”(I Spy)。
在他们小的时候,我们住的房子只有一个小小的浴缸。这本应该让“我是间谍”这个游戏变得容易些,但我的孩子们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的目标就是给爸爸出难题,所以他们会挑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无限小的东西!他们就是想打败我。
游戏最后,我不得不认输,然后说:“好吧,我们现在该用‘热和冷’玩游戏了。”
大家知道这个游戏怎么玩儿吗?
比如,当我看向这边的一个物品时,他们会说:“冷!”
我问他们:“是这个吗?”
他们说:“你又冷了一点!”
我再问:“是这个吗?”
他们说:“你冻僵了,爸爸!”
所以我就往另一边看,当我挑选的物品离目标物品越来越近时,他们就会说:“你变得更暖和了、更暖和了、开始热了、很热、像蒸锅一样、像火烧一样!”
最后,我拿起一个小东西,对他们说:“就是这个!”
他们说:“你是说浴帘上的这块小棉花吗?”
“哈哈!爸爸猜不到!爸爸猜不到!”
我最后会无奈地对他们说:“好吧,你们也可以一直呆在里面,直到水变凉了。”
可事实是,没有任何一节经文命令信徒,看看是否能“窥探到”神的旨意。《圣经》并没有告诉我们要搜寻精心隐藏起来的线索,或者要去倾听天使的低语,就好像他们也会说:“你变暖和了……”也没有任何一节经文说:“掷骰子,找出答案。”似乎发现神的旨意全凭运气!
保罗在罗马书12:1-2所说的是:一个改变了的心思意念,自然会将神的旨意视为善良、纯全和可喜悦的。
无论信徒选择做什么,他们都可以确信这一点:如果这确实是神的旨意,那么它就会具备这三种特征,即善良、纯全和可喜悦,由此也证明了,神对信徒的旨意是无比美好的。
神旨意的特征
接下来,我们仔细来探讨一下神旨意的三个特征。
神的旨意的第一个特征是:善良。
保罗在罗马书12:2的后半节中写道:
……神的善良……的旨意。
事实上,如果要称神的旨意是善良的,并且选择遵循神善良的旨意,这需要有一种属神的视角。这是因为有时候神的旨意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善良和美好,因此,这需要信心的视角。
我非常喜欢弗雷德·惠特曼(Fred Whitman)的一句话:当我们实在想不通的时候,就交给信心吧!
我们不妨向约瑟解释一下神的旨意,他那时是一个被定罪了的“强奸犯”,他的罪行是强奸未遂。每当想起这个判决时,他一定会不寒而栗,难以置信。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强奸犯。事实上,他之所以被关进监狱,是因为他拒绝在性的问题上得罪神,而这反而让他锒铛入狱。
多年以后,在神的旨意下,约瑟最终在埃及帝国的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并且最终担任了埃及全地的宰相。他的智慧使整个帝国免于饥荒,甚至埃及以外的人也来寻求粮食。谁曾想,最终站在他面前的正是他的哥哥们,他们曾把他卖为奴隶。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约瑟开始了一段不归路。
当约瑟最终向他的兄弟们表明自己的身份时,他们期待着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来自约瑟的报复,但这样的报复从未到来。相反,约瑟把他的父亲雅各和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埃及。法老让约瑟把肥沃的土地分给他们,在那里,以色列人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生息,从七十多人增加到了几百万人。
然而在创世记第五十章中,雅各去世了。约瑟的兄弟们又一次为可能到来的复仇心灰意冷,他们心想:“现在,约瑟肯定会割断我们的喉咙。”
他们来到约瑟面前,跪拜在约瑟脚前,顺便说一下,这刚好实现了他童年时期的那个异梦,他们在第17节对约瑟说:
……从前你哥哥们恶待你,求你饶恕他们的过犯和罪恶……
然后,约瑟在第19-20节以神的视角回复他们说:
……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神呢?……
约瑟其实是在说:“我不是也在神的旨意中吗?”
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神的意思是怎样的?……原是好的……
神的旨意原是好的!弟兄姊妹们,这需要以一种属神的视角来思考。
这就是为什么保罗实际上是在说:如果要称神的旨意是“好的”,就需要我们的心思意念被神的话语彻底更新。
神旨意的第二个特征是:可喜悦的。
在罗马书12:2的后半节,保罗对神的旨意给出了第二种描述:
……神的……可喜悦的旨意。
这个特征需要属神的目标。“可喜悦的”这一表述也可以被翻译为“被悦纳的”,当代译本和新译本就翻译为“蒙他悦纳”。因此,神所悦纳的就成了信徒的终极目标。如果神不悦纳,那么对于信徒而言,也就成了不可接受的事物,因为生命被改变后的信徒不想要任何不讨主喜悦的事物。
我最近读到,有一位信徒会每隔三十分钟进行一次省察和反思,以确保他的生活、思想、行为、言语、计划、梦想和工作都不会不讨神的喜悦。他在自己的电子日程表中,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过去的三十分钟里,我是否讨神的喜悦?
因此,对于这位信徒而言,他永远都不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是否错过了神的旨意?”因为他正在实现神的旨意!因为他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讨神的喜悦。
神旨意的第三个特征是:纯全。
在罗马书12:2的经文中,保罗最后补充了一点:
神的……纯全……的旨意。
如果我们要称:
- 神的旨意是善良的,这需要一个属神的视角;
- 神的旨意是可喜悦的,这需要一个属神的目标;
- 神的旨意是纯全的,这需要属神的智慧。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圣经》中通常有这么几个词被译为“纯全”或“完美”。一个词是“akribos”,我们所熟悉的“准确”(accurate)就来自于这个词。另一个词指的是“与特定目标完美匹配的事物”,就像一个谜题的完美答案一样。然而,罗马书这节经文中使用的词,不是上面的两个词,保罗所用的词是“teleios”,这个词的意思是“完整和成熟的事物”。
这个词也出现在了雅各书的第一章,使徒雅各用这个词来描述那些生命经过试炼、验证和长进的信徒的生命状态。他在雅各书1:2-4写道:
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属灵的完全,也就是灵命的成熟,来自于属灵的试炼。因此,我们需要属神的智慧来思考神的旨意。
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会想:“神的旨意当然是要在我们生活平顺的时候才能被发现并最终实现。”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我们问使徒雅各说:“雅各,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在神的旨意中呢?”雅各会回答我们说:“因为我正在接受试炼啊!”
可见,这需要智慧,也就是那种属神的智慧,才能意识得到!
我想我们可能都知道,除了属神的智慧外,还有一种智慧,那就是雅各书第三章谈到的“属世的智慧”!来听听他在雅各书3:15-16那里是怎么说的吧:
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这就是属世的智慧。这个世界的智慧会说:
- 你有权追求任何欲望;
- 你有权使用权力来达到你的目的;
- 你有权利用他人来实现你的目的和目标;
- 你有权积累财富,为自己谋取利益;
- 你有权用自己的才能和能力来自我满足;
- 你有权无视神话语的真理,甚至无视神祂自己。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智慧!你的周围可能有许多谋士,但你猜怎么着?他们其实都错了!有众多的谋士,这本应该让人更加安全,但我要警告你,如果你的众多谋士只是追随这个世界的智慧,那他们非但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安全,反而会把你引向灾难。千万不要把大多数人的智慧与神的智慧混为一谈。
上周末,我和我的一个儿子聊了聊,他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他正在为一个特别的决定苦苦挣扎。他打电话过来,跟我和他妈妈谈起了这件事,在向我们描述他过去两周的痛苦时,他说:“爸爸,你知道吗?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在向神要答案,但我真正需要做的,是向神寻求智慧。”
我说:“嗯!这真是一个不错的领悟啊!”我们不是要向神寻求答案,而是要向神寻求智慧。我再一次对他说:“哇!孩子!这真是一个深刻的领悟!我可以把它放在我的讲道里吗?”他回答说:“那你要付钱给我吗?”事实上,我确实告诉他说,这是我欠他的。
我们不是要向神寻求答案,而是要向神寻求智慧。这确实是真的。事实上,雅各书1:5的经文就是这么说的:
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慧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也不斥责人的神,主就必赐给他。
我们需要属神的视角,我们需要属神的目标,我们还迫切地需要属神的智慧。为什么呢?因为生命不是一场儿戏,神的旨意也不是一场游戏。
应用和思考
最后,在今天的讲道结束前,请允许我就神的旨意谈两点思考。
第一,神的旨意不是启示的问题,而是顺服的问题。
在信徒的生活中,我们不是要等着天空出现一道闪光,也不是要等着我们的灵里突然有了一种启示,然后才说:“我现在知道神的旨意了!”不是的,活在神的旨意中,这往往是指,我们要在生活中经历各样的困难,甚至是患难,使我们的心思意念及言语行为,每日都降服于神话语的标准。因此,这不是要等到突然的启示,而是要经历改变,与神建立真实的关系。
我非常喜欢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下面的这段话:
此生不在于敬虔,而在于变得敬虔的过程;不在于康健,而在于最终的福祉;不在于存在,而在于成为。此生不是休息的地方,而是操练的地方。我们现在仍不是我们将会成为的样子,但我们正在路上。
第二,神的旨意不在某个地方,而在某个人的身上。
神的旨意不是玩“线索游戏”,而是热切地追求耶稣基督本人;神的旨意也不是玩“我是间谍”的游戏,天使也不会在云端向我们大喊大叫,似乎只有当我们变得足够聪明的时候,才能听到“你变冷了,你要冻僵了,你变暖了,变得更暖了……”
如果说有哪个儿童游戏符合我们寻求神旨意的内涵,那我觉得是“跟随领袖”(Follow the Leader)这个游戏。或者我们不妨对这个游戏稍加修改,可以这么玩,就是不断地问神说:“天父,我可以……吗?”
归根结底,神的旨意就是善良的道路,可喜悦的行动,以及纯全的选择。它不是一闪而过的启示,而是一生之久的顺服;它也不是对某个地方的渴望,而是对某个人的渴望。
我记得许多年前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两个年轻人,他们都很有歌唱的天赋。一个是高亢的男高音,一个是低沉的男中音。两人都是信徒,一起在电台节目中演唱基督教歌曲。不久之后,他们的才华被世界上的人发现了,两个年轻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合同及报价。其中一个人签下了合同,不再为了神的荣耀将自己的恩赐投资在永恒的事业中。而另一个年轻人没有签约,他说他想用自己的歌声歌唱他的主和救主耶稣基督。
选择“巴比伦”的那个人,我连听都没听说过。然而,那个选择为基督歌唱的人,全世界有无数人听过他的歌声。他的名字是乔治·贝弗利·谢(George Beverly Shea),这位年逾古稀的歌手,曾经跟随着葛培理(Billy Graham)旅行布道了六十多年。
乔治·贝弗利·谢曾为一首非常有名的赞美诗谱写了曲子。这首赞美诗的名字是《我宁愿有耶稣》(I’d Rather Have Jesus)。可以这么说,这首赞美诗概括了他的人生目标,以及他多年前做出的那个决定,就是要追求那善良、纯全和可喜悦的事物。换句话说,就是要追求那些对神来说是纯洁、讨神喜悦、能使灵命成熟、能从神那里领受智慧的事物。
最后,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
我愿有耶稣,胜于金钱,我宁属耶稣,胜过财富无边;
我愿有耶稣,胜于地土,愿主钉痕手,引导我走向远方。
我愿有耶稣,胜于称扬,我宁忠于主,满足主的心肠;
我愿有耶稣,胜于美名,愿对主,忠诚宣扬主圣名。
胜过做君王,虽统治万方,却仍受罪恶捆绑;
我愿意有耶稣,胜于世上荣华、富贵、声望。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