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解魔方

解魔方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解魔方

神的设计:找到你在基督身体里的位置(第三部分)

罗马书12:3-8

 

引言

由于我们目前学习的是“在基督的身体中找到你的位置”这个主题,也就是在教会拼图中找到你的位置,于是我花了一些时间研究这个拼图,研究它们不仅在美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的使用和流行的情况。结果,我对“拼图”有了全新的定义。

就比如说,我发现了一些带活动部件的拼图;一些形状像动物、船只和轮船的拼图;一些圆形的拼图、方形的拼图以及堆叠成建筑模型的拼图。我甚至还发现了一些可以在黑暗中发光的夜光拼图。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则有史以来最为著名的拼图故事。这是一种带有活动部件的拼图,有数百万种可能的移动方式。这种特殊的拼图是以其匈牙利(Hungarian)发明家埃尔诺·鲁比克先生(Mr. Erno Rubik)的名字命名的,人们称之为“魔方”。事实上,魔方早已风靡全球了,甚至世界上八分之一的人都购买过魔方。

魔方可以单手握持,每一面都有单独的颜色。魔方分为三行或三层,每层又分为九个立方体。每一行或每一层都可以水平或垂直转动。游戏的挑战在于,要扭动和旋转这些层,让不同颜色的立方体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将魔方恢复到原始的状态,也就是让所有六个面的颜色都匹配一致。

我还记得自己在高中时尝试过魔方,但失败了。不过还有五亿人也试过魔方。

大家知道吗?在许多国家都有专门解魔方的俱乐部,还有许多的网站、论坛和竞赛。我在这些网站和论坛中找到了一页又一页有关魔方的图解、说明、捷径、建议、分析、特殊的扭法和转法,甚至包括有关算法或数学公式的讨论。

但由于我在高中代数课上只得了“D-”,也就是“较差”,所以你可以猜到我为什么没有加入这些俱乐部了。

 

我觉得非常有趣的一点是,埃尔诺·鲁比克从未打算发明一款史上最畅销的玩具拼图。真正让这位应用艺术与设计学教授感兴趣的是结构设计,他想创造出一种有许多可以独立转动的部件、但又不会分解散架的东西。

于是,鲁比克在1974年手工雕刻了一些小木块,然后把它们组装在了一起,并且给每个小木块都涂上了不同的颜色。当他第一次扭动魔方并把各样的颜色都混在一起时,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魔方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和样子。

最快将魔方恢复到原来位置的世界纪录是在1982年诞生的。一名来自越南(Vietnamese)的学生仅用了22.9秒就解开了魔方。尽管每年在埃尔诺·鲁比克的家乡都会举办一次国际魔方比赛,但这一纪录依然无人能破。

时至今日,没有人能在五十二步之内解开魔方,尽管计算机分析表明,只需要二十二步就能解开。然而,魔方专家们一致认为,想要用二十二步解开魔方,这需要全知全能。因为这要求那个人必须同时知道所有可能的数百万种移动的方式,而且绝不能浪费任何一次移动的机会。

迄今为止,全球已售出五百多万个魔方。顺便说一句,今年,也就是2005年,是魔方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拼图游戏问世的三十周年。

对于这一点,我不敢苟同。因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拼图可不是只有三十年历史的魔方,而是近两千年的基督的身体,也就是我们永活之主的教会。在这个“拼图”中,有数以百万计的活动部件,所有这些部件都被组合在了一个身体中。

然而,在另一点上我表示赞同,那就是经过魔方专家严谨地计算,确实需要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才能在二十二次移动中将魔方解开。换言之,这需要一位全知全能的存在,能够知道所有可能的情况和选项,知道在每一次移动之后,所有魔方小块的确切位置。

同样的,史上最伟大、最广为人知的拼图,也就是教会,也需要一位全知全能的存在,祂知道拼图中的每个成员在任何时间的确切位置,祂知道我们每个人能为教会做出的所有潜在的贡献,而且祂不会浪费任何一次移动的机会。

这个拼图的发明者不是匈牙利人,不是美国人,而是一个加利利的犹太人,也就是道成肉身的神。根据祂的应许,直到如今,祂仍在建造祂的教会,把拼图的所有部分都拼在一起,祂也应许说: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16:18)。

 

在上一次的讲道中,我们谈到了普世教会,它包括从教会的诞生之日,也就是五旬节开始到现在的所有信徒。对我们来说,这个教会是无形的,因为它包括了过去二十个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初的所有基督徒。

然后是地方教会,比如耶路撒冷的教会、安提阿的教会,以及扩展到这些地方以外的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教会。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卡里市特里恩路(Tryon Road in Cary, North Carolina)上的这个地方聚会点。

然而,建筑物本身并不是教会。教会是所有活动部件组成的整体,这个整体有千千万万的选项和可能性。新约圣经告诉我们说,在教会中:

  • 有权柄要遵守(提摩太前书第三章);
  • 有秩序要尊重(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
  • 有教义要教导和捍卫(提多书第一章);
  • 有恩赐要运用(罗马书第十二章);
  • 有使命要完成(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
  • 有关系要发展(以弗所书第四章);
  • 有要避免的危险和错误的教导(使徒行传第二十章);
  • 有要投资到神工作中的资金(哥林多后书第八章);
  • 有要实操的诫命(马太福音第二十八章;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
  • 每间教会的会众都有独特的机遇要抓住(启示录第二至三章)。

而这仅仅是我们要围绕着教会所展开的一点点讨论。因此,对于信徒而言,问题并不是“我真的需要教会吗”?而是“我怎么能在没有教会的情况下活下去”?

既然教会是神塑造信徒和向世界传福音的主要工具,那么问题自然应该是:既然如此,我该参加哪间教会呢?在这副宏伟的拼图中,我在哪里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呢?

因此,我们都应该问这样一个问题:在这副拼图,这副由那位拼图大师主耶稣基督所设计的地方教会的拼图中,我们该如何拼凑在一起呢?

 

解决信徒在教会拼图中的位置问题

在罗马书第十二章中,使徒保罗正在回答关于我们在教会中的位置问题。不得不说,他回答得要比我讲得快多了!事实上,我们今天还在继续“摆放拼图的桌子”。

首先,要有谦卑的态度。

保罗在前文中已经鼓励我们要以谦卑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他在第3节那里写道:

……(信徒)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

如果没有谦卑这一基本原则,我们就不可能接近基督教会的拼图,更不可能发现自己的位置。

 

其次,要持守合一的原则。

保罗接着告诉我们要持守合一的原则。在第4-5节中,他两次重复了这一表述:

……一个身子……

保罗好像是在说:“尽管我们是由许多的活动部件组成的,但我们仍是一个完整的拼图,我们的部件环环相扣。”

 

第三,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

保罗在第4节说:

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

然后,他又在第6节补充说: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换句话说,一间“合一”的教会不一定是“统一”的教会。尽管基督教圈子的许多人会根据一些非教义的传统和偏好来进行划分,但“合一”并不等同于“统一”。

 

第四,要实践彼此负责的原则。

保罗在第5节的后半节说:

我们这许多人……互相联络作肢体……

也就是说,我们彼此相属,我们对彼此负有责任。每个基督徒都是至亲的亲人,因为耶稣基督的宝血洁净了我们,使我们得以进入神的家。

在这里,我要再次问大家:“在你的生命中,还有空间容纳其他的人吗?有时间给我们吗?除了周日早上,教会相关的人、事、物是否会出现在你的待办清单上呢?”

 

第五,要持守可用性的原则。

如果你认同彼此负责的原则,我相信保罗也认为你会认同的,那么他现在要教导最后一条原则,也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一条原则,那就是“可用性的原则”。

保罗在第6节最后部分的劝勉,其实就暗示了这一原则: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中文标准译本把它翻译为:

照着所赐给我们的恩典,我们各有不同的恩赐……就按照信心的程度用它……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已经有了服侍的渴望,那么现在就需要发现在哪里可以进行服侍。

保罗在这里列出了一个相当精简的服侍清单。虽然这份清单没有包罗万象,但足以让罗马教会以及此后的每一间教会,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祷告。保罗在这份清单中提到了:

  • 第6节,预言;
  • 第7节,执事和教导;
  • 第8节,劝化、施舍、治理和怜悯。

我们可以想象到,其实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运用这些恩赐。保罗在这里似乎得出了一个结论,然后对我们每个人说:“总之,做点什么吧!行动起来!”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些经文读过就忘了,它们是需要被活出来的。

这就是教会拼图包装盒上的全景图,是教会该有的样子,我们都是这幅拼图的拼片。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对信徒所扮演的角色的教导,在其他经文和其他使徒那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使徒彼得就在彼得前书4:10写道: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保罗也在写给提摩太的信中,切切嘱咐他说:

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提摩太前书4:14)

总之,不要忽视,不要忽略,不要把你的恩赐束之高阁,要使用它!

 

在尼科洛·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去世前,这位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把他自己的小提琴遗赠给了意大利热那亚市(the Italian city of Genoa)。然而,他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永远不能再用这把小提琴进行演奏。必须把它保存起来,再也不能进行演奏。

保罗在给以弗所信徒的信中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以弗所书2:10)。换言之,我们就是为了事奉而被造的;或者说,我们就是为了被演奏而被造的!

弟兄姊妹们,耶稣基督从来没有呼召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过那种“被保存起来”的生活,而是呼召我们参与到祂的救赎大工中。事实上,耶稣基督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让那些原本想要成为祂门徒的人大吃了一惊,祂在马太福音16:25说: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我们可不是蜜饯,需要被保存起来。我祖母以前就会用厚厚的罐子把蜜饯装起来,然后放在阴暗的地下室里,不知道哪天才会取出来。相反,我们是门口的一盆清水,随时准备好清洗踏进来的一双双脏脚。

因此,在谈论教会具体的事工清单之前,保罗花了一些时间告诉我们:

  • 如何彼此亲近;
  • 我们在彼此服侍时应该追求什么;
  • 我们为什么要彼此服侍;
  • 最后,保罗又问:我们是否愿意彼此服侍?

这真是一个完美的顺序。可用性的原则需要走在服侍机会的前面。

许多基督徒之所以感觉不到有什么服侍的机会从神而来,这是因为神已经知道他们“不可用”了,因为他们的心门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请勿打扰”。

 

可用性的原则

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讨一下可用性的原则。

如果你想接受保罗在罗马书12:6那里提出的挑战,就是把你所得的恩赐发挥出来,那你就需要愿意做四件事,并拒绝做另外四件事。

 

有关你属灵恩赐的挑战

现在我要就你的属灵恩赐提出几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发现你的属灵恩赐。

如果你要发挥出你的属灵恩赐,那么你首先需要发现它!那么我们该如何发现自己的属灵恩赐呢?我给出两个关键词供大家参考。

  • 第一个关键词是“袒露”(exposure)。
  • 在祷告中袒露在神的面前。事实上,这一步永远都不会结束。你会通过祷告找到你在教会中满有恩赐的角色,你会通过祷告发挥出你的恩赐,你需要以祷告为基础,以祷告为动力。对此,彭柯丽(Corrie ten Boom)曾提出一个敏锐的问题:祷告是你的方向盘还是备胎?所以要在祷告中向神袒露!
  • 在神话语的光照中袒露。如果你远离神的话语,你就永远不会感到与神的大家庭相近!如果你想在神的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就必须花时间在神的话语上。
  • 在他人的建议中袒露。要让你所选择的事工途径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励。


总之,要让自己袒露在各样的服侍机会前,然后,带着眼前的事实向神祷告,查考《圣经》,以寻求从神而来的光照和方向,并与他人谈论你的想法、挣扎和探索。

 

  • 第二个关键词是“实践”(experimentation)。

我发现非常有趣的是,一位专注于属灵恩赐的著名作家最近写道,在经过了二十五年为他人提供发现和运用属灵恩赐的各种指导后,他最终得出了结论:他能给那些与基督同行并渴望被主使用的信徒的最好建议,就是实践。

你认为自己喜欢做什么?你喜欢做什么?神在哪些方面祝福了你?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顺利美好的。我们稍后就将讨论这个问题。

事实上,这与我们在罗马书12:2所研读的内容非常契合。那就是要跟随神,持守在祂的话语中,追求圣洁,努力讨祂的喜悦,然后,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好!因为如果你既在神的话语里,又追求圣洁,又想讨神的喜悦,那么你想做的事就应该是神所喜悦的事。

如果你不确定在我们教会里该从哪里开始实践,请打电话给我们。坐下来和我们教会的“下一步事工”(Next Step)的辅导员谈谈,他们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样事工的机会。

大家知道吗?在我们教会以及在我们所在的社区里,现在就有111项事工正在开展,这些事工都是以基督为中心的。这111项事工需要2058名义工才能完成!

我给每个事工部门都发了电子邮件,请他们提供一些服侍的工作和岗位。他们给我回复了一些可能并不那么起眼、不太引人注目的事工服务。其中包括:

  • 定期为需要节省开支的家庭剪裁并整理优惠券的义工;
  • 连续几个月负责将一美分、五美分、十美分和二十五美分的硬币用纸卷起来的义工;
  • 有一位母亲和她两个女儿每周都负责收集所有遗留在教会里的物品,然后放在柜子里供教牧人员使用。她们其实就是在做失物招领的工作。我承认,我很少买伞。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那边看看,有成堆的衣服、盘子、戒指、耳环、玩具、书、鞋子,你们在去年圣诞节给孩子们买的东西,都在那儿!

总之,在我们教会,已经有两千零五十八块拼片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因此,要通过袒露和实践,发现自己的位置。

 

第二个挑战:开发你的属灵恩赐!

保罗劝勉我们要发挥自己恩赐的第二个挑战是,你不仅要发现它,还要开发它!

恐怕许多基督徒都有这样的想法:认为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你的属灵恩赐,不需要任何的努力、自律、练习、学习、研究或开发。但事实远非如此。

事实上,恩赐并不是一种现成的表现力,而是一种必须得到开发的服侍能力。换言之,要想在拼图中贡献出你那独特的一块儿,需要时间和努力。因此,不仅要发现你的属灵恩赐,还要开发你的属灵恩赐。

 

第三个挑战:要以你的属灵恩赐为乐!

神特别设计了你和你的属灵恩赐,使你能够为教会的拼图做出贡献。

在你所接触的事物中,很少有什么能永存不朽的,但人却可以!而你的属灵恩赐就是将人与神的恩典联系起来的主要途径。

要记得,彼得曾在彼得前书4:10说过: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换言之,包括我们的生活经历,无论是好是坏,我们的激情、个性、受教育的经历和属灵的兴趣都要汇聚在一起,并通过我们在基督身体里的位置,有效地服侍基督的身体,并将荣耀归给神。

使徒约翰就是这样多年来忠心地教导、传福音和对新信徒进行门徒训练的。他后来也在约翰三书的第4节写道:

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

请注意,他在这里没有说:“我最大的喜乐,莫过于知道我是十二使徒之一。”或者,“我最大的喜乐,莫过于知道我在整本新约圣经中写了五卷书。”

我们不会坐在那里孤芳自赏,而是会感谢神,感谢祂在我们生命中神圣的设计,让我们能通过教导、接触、鼓励、面质、传福音、挽回、门徒训练、代祷和给予,在他人的生命中发挥作用。

因此,要发现和开发我们的属灵恩赐,并要以它为乐!

 

第四个挑战:不要因此而绝望!

人们会给你带来最大的喜悦,但也会给你带来最大的悲伤。那么,你愿意服侍他们吗?你能不能像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3所说的:

……行善不可丧志。

每一位全然委身的基督的仆人,想必都知道服侍的旷野。当你努力想要帮助的人最后又回到了他们原来那种具有破坏性的罪恶的生活方式时,你可能会想:“有什么用呢?人们是不会改变的,他们也不在乎。这真的太难了,也太孤独了,甚至无比枯燥。”

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不妨扪心自问:

  • 你是否满足于基督这样的应许: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马太福音6:4)。
  • 你是否会紧紧抓住这样的应许:……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15:58)?
  • 你是否愿意事奉基督,而不在乎功劳归于谁?
  • 你是否愿意在某些服侍的尝试中经历失败,但又不会完全放弃?
  • 你是否可以不断实践、祷告、寻找、学习,适应各样的变化和成长?


我非常喜欢一个五岁小男孩的故事。他在自家的后院,戴着棒球帽,穿着棒球短裤,袜子拉到膝盖上。他手里拿着塑料球棒和塑料球。你可以想象到他在后院练习击球的样子。当他在院子里大声宣布说:“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击球手”时,他的母亲听到了。

然后,他把球抛向空中,接着挥动球棒,没有打到。他大声说:“失手一次!”

他把球捡了起来,用更大的声音说:“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击球手!”

他又把球扔向了空中,接着挥动球棒,结果又没打中。他再一次大声说:“失手两次!”

然后,
他停下来检查了一下他的球棒。你看,男人们很早就学会了怪罪于自己的装备了。接着,他再一次捡起了球,更加坚定地说:“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击球手!”

这一次,
他把球扔得比之前更高,调整好了姿势,然后全力挥动球棒,还是没有打中。他有些丧气地说:“三振出局。”不过他紧接着又说:“不对!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球手!”


哦,要是我们也能这么轻松地适应和调整自己就好了。我们也许梦想着成为神强有力的击球手,但神可能希望我们:

  • 做一个投手;
  • 坐在替补席上记录数据;
  • 加入训练队;
  • 清洗队服;
  • 购买装备;
  • 整理内场;
  • 修剪外场。

所有这些都是一场比赛所必需的条件。

因此,这也引出了最后一个挑战。

 

第五个挑战:放手去做!

第五个挑战似乎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短语,但我们也可以在罗马书12:6那里听到同样的表述:

……我们…………用它……

换句话说:“不要只是站在那里,或是坐在那里,做点什么吧!放手去做!”有的弟兄姊妹可能会说:“在我发现我的属灵恩赐前,我什么都不会去做。”但就像一位作家写的那样:“即使是神也无法为一辆停在那里的汽车掌舵。”话糙理不糙。

不妨“挂上一档”,四处走走看看,和某人约个时间见面聊聊,打一两个电话,总之,睁开眼睛,好好看看。因为在一个日益壮大的信徒大家庭中,可以做的事情可太多了。我们不能坐在那里,等着有人发现恩赐。

当你走在教会的走廊里,然后看到地上有一些垃圾时,千万不要问自己说:“我有服侍的恩赐吗?”赶紧把它捡起来就好!

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在走廊里哭,显然是与家人走散了,这时,千万不要问自己说:“我有怜悯的恩赐吗?”赶紧伸出援手!

当你把你的孩子交给主日学的老师,却发现满屋子都是幼儿园的孩子,两名助教生病请假,因此教学人员明显人手不足时,你不需要在走廊里举办一次祷告会,然后求神赐我们更多有属灵恩赐的主日学老师。赶紧卷起袖子,服侍那些未来的领袖们吧!

或许,你可能会经历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也许正是这种“可用性”的行为,会让你有所发现。

谁知道你能从孩子们那里听到什么呢!据我所知,孩子们在主日学里很少错误地引用他们父母的话。事实上,他们通常会一字不差地把他们父母说过的话复述出来。当然了,他们也会为了好玩而胡编乱造一些东西!

我家大女儿现在已经十八岁了,当她四岁在我们教会的主日学上课时,老师在教室里转来转去,询问孩子们是否有代祷的事项。当老师问到她时,我女儿说:“请为我爸爸祷告!他有酗酒的问题!”

我不知道她怎么会有那样的想法!直到今天,这仍旧是个谜。当她的老师听到她这么说时,不可思议地问道:“你说什么?”

她不紧不慢地说:“哦,是的,我爸爸有酗酒的问题。我们真的需要为他好好祷告!”

这可能是那位主日学老师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了!

 

结论

这就是“可用性的原则”:

  • 发现它!
  • 开发它!
  • 以它为乐!
  • 不要绝望!
  • 放手去做!

当我们这么做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当我在阅读有关魔方的文章时,我发现鲁比克先生发明魔方的主要原因很有趣,因为他就是希望看到一个具有活动部件的物体,这些部件可以独立运动,但又不会散架。

独立运动而不分离,部件各自活动而不分裂。这不正是基督身体的写照吗?包括普世性和地方性的教会。

有许多活动的部件,但有一颗合一的心。有千万种独立行动的可能性,但却有一种共同的激情,那就是通过各样的建造来荣耀宇宙的主宰,就是建造:

  • 一座灯塔;
  • 一个学习中心;
  • 一个门徒训练站;
  • 一个供疲乏者休息的地方;
  • 一个供干渴者饮水的泉源;
  • ……

然后,在一个像星期天早上这样的特殊时刻,当所有的活动部件都聚集在一起时,我们会一起敬拜那独一、真实、永活的救主,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