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粉饰的手段

粉饰的手段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粉饰的手段

有宗教就够了?(第一部分)

罗马书2:17-18

 

引言

在2001年1月7日,星期日,《伯明翰新闻报》(The Birmingham Newspaper)刊登了一篇相当令人震惊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职员在办公桌前死了五天”(Worker Dead At Desk For Five Days)。文章写道:

公司高管们正试图弄清楚,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一名雇员居然已经坐在办公桌前死了五天,直到有人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才发现。

事情是这样的:五十一岁的乔治·特克尔鲍姆(George Turklebaum)在一家位于纽约的公司担任校对员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了,显然他是在办公室里因心脏病突然发作而死的,而在当时,与他一起在那间开放式的办公室里工作的雇员多达二十三人。他悄无声息地于周一离世,直到周六早上,当一名办公室的清洁员询问他为什么在周末也要工作时,才终于注意到他其实早已经死了。

乔治的老板,艾略特·瓦奇亚斯基(Elliot Wachiaski)说:“乔治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所以没人觉得他整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和别人说话有什么不对劲的。他总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性情也比较内敛。”

尸检报告显示,乔治死于心脏病发作,并且死后5天无人知晓。

这篇文章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气作为结束,文章的最后说:

你也可能需要时不时地戳一下你的同事。

看起来一切都很正常,乔治就坐在他的办公桌前,笔直地坐着,穿戴整齐,一直待在他平时待着的地方,周围放满了书,面向前方。总之,他看起来是活着的,但实际上已经死了。

事实上,教会有时也可能就像乔治一样,看似活着,其实已经死了。而我今天的目的就是要好好地“戳”大家一下。

 

启示录的第三章记录了一封写给一间初期教会的信,启示录3:1说:

……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同样的,在马太福音第七章,当主耶稣在山上宣讲那篇著名的“登山宝训”时,他在21-23节中对一群人说: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以弗所书二章1节也告诉我们,若没有基督,就是属灵上的死亡。若没有基督,灵魂就无法更新、重生,更不用说拥有那种因为与基督联合而有的新生命了。

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间教会可能看起来很有活力,但却没有圣灵的大能,也没有能力推动那些具有永恒果效的事工。一个人也可能声称自己是基督徒,奉基督的名参与各样的事奉,甚至行各样的神迹,但在他的心中,没有属基督的能力发出共鸣,这样的人实际上在属灵上蒙受了巨大的谎言,灵里没有重生和更新,而且永远地失丧了。

纵观世界历史,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我们现在一样,有这么多的人有宗教信仰方面的追求。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每个人都声称信奉某种形式的神明。

在美国,基督教似乎取得了难以置信的进展。基督教电视、广播、音乐产业、出版社、教育机构、“超级”教会和畅销书似乎都表明了:基督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小乔治·加尔卢普(George Gallup Jr.)却以尖锐的现实感写道:“在美国历史上,教会从未取得过如此大的进展,却同时产生如此渺小的影响力。”

为什么如今教会内部的离婚、堕胎、婚前性行为、色情成瘾以及痴迷于各种罪恶的统计数据,与教会外面的人几乎无异呢?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教会一直都在高呼着世人需要悔改,而到了我们这一代,教会却与世人一样需要悔改呢?

事实上,当人们与耶稣基督的属灵关系被逐渐边缘化,并且当宗教热情开始占据舞台的中央时,这种情况就一定会发生。

现在确实有“好的宗教”。当我们在唱“赐我那古旧的信仰”(Give me that old time religion)这首诗歌时,实际上,我所想到的“古旧的信仰”就是属灵的现实。它是以基督为中心的,会高举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并向我们的罪发出审判的警告。

雅各书也谈到了那种没有玷污的清洁的宗教,这种宗教体现在照顾患难中的孤儿寡妇这样的行为中。在雅各那个时代,这些人没有钱支付他们的所得之物,也无法做出什么回报。

如果说清洁的宗教与爱的行为有关,那么不清洁的宗教则与礼仪和各样的仪式有关,而虚假的宗教只会迎合那些“有支付能力的人”。如果说清洁的宗教会在一个人的心中产生内在的改变,那么虚假的宗教只关心其外在的形象和声誉。

虚假的宗教甚至可以是一间“超级”教会或畅销书,而真正的宗教很可能是一间乡下的小教堂和许多被尘封和遗忘了的真理之书。虚假的宗教一直都是福音的敌人。环顾今天的世界,福音的障碍不是魔鬼的攻击或政治的阻挠,而是各种有组织的宗教体系。

 

事实上,宗教的问题对我们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问题。请大家一起翻到路加福音的第十一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第37-46节的经文:

说话的时候,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同他吃饭,耶稣就进去坐席。这法利赛人看见耶稣饭前不洗手便诧异。主对他说:如今你们法利赛人洗净杯盘的外面,你们里面却满了勒索和邪恶。无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里面吗?只要把里面的施舍给人,凡物于你们就都洁净了。

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芸香并各样菜蔬献上十分之一,那公义和爱神的事反倒不行了。这原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喜爱会堂里的首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你们的安。你们有祸了!因为你们如同不显露的坟墓,走在上面的人并不知道。

律法师中有一个回答耶稣说:夫子!你这样说也把我们糟蹋了。耶稣说: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

在44节那里,主对当时的“宗教专业人士”,即法利赛人给出了一种辛辣的比喻。让我们再看一下主把他们比喻成了什么:

……你们如同不显露的坟墓,走在上面的人并不知道。

这让我们想到了逾越节,在逾越节期间,以色列人会将所有的坟墓刷成白色。这是一种清理耶路撒冷的行动,旨在通过美化一切来为逾越节做准备,毕竟到了节期,会有数以百万计的犹太人涌向这座城市。

律法禁止人们与死人接触,这也延伸到了不能与坟墓接触的层面。可问题是,有时人们并不知道哪里是坟墓,因为有些石碑一点都不明显。如果有人不小心踩在了上面,就会变得不洁,或者说被玷污了。

随着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在逾越节的时候涌入耶路撒冷,于是逾越节前的习俗之一,就是把所有的墓碑都刷成白色,使其更加显眼。换言之,为了尽可能地消除某个以色列人意外被玷污的情况,所有墓碑都会被刷成白色,这样就不会有人不小心踩到坟墓上了。

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那里,主更加具体地数落了当时的宗教家们,请大家一起来看马太福音23:27-28以及33节的经文: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

因此,耶稣其实是在说:“你们这些法利赛人就像粉饰的墓碑一样。你们虽然引人注目,看起来干净漂亮,但你们代表的不是生机勃勃,而是腐朽和衰败。而那些崇拜你们、跟随你们的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正因为他们被你们影响,和你们同行并与你们来往,他们其实正在触碰死亡,而且毫无疑问地被玷污了。”

 

弟兄姊妹们,我相信,迄今为止,各样的宗教体系仍然是通向地狱之路上最有效、最受欢迎且最引诱人的“康庄大道”。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只要能找到有组织的宗”,你就很有可能会闻到死亡和腐朽的味道。

宗教一直以来,也将永远忙于粉饰的营生,它只注重外表,内在没有任何的改变。

就在几年前,我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Vienna, Austria)参观了圣司提反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这是一座宏伟的大教堂,自中世纪存在至今。我和玛莎(Marsha)当时与另一对教会夫妇一起参观,他们不久前才离开,作为宣教士去了乌克兰(Ukraine)。我们四人当时一起走进了这座大教堂,并感叹它的宏伟和华丽。

然后,我们注意到了,在通往地下一层的台阶边上,有一个参观指示牌。我们对上面的内容很感兴趣,于是决定留下来参加这个游览项目。

当这个参观开始时,我惊呆了,因为我们游览的东西甚至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时期。是的,就是那个试图改革整个天主教会的修道士——马丁·路德。在其中的一个房间里,放着奥地利前任大主教们的灵柩。上面写着他们的任期。我们找到了生活在十六世纪50年代的大主教的灵柩,并猜想着他对当时被定罪了的改教者马丁·路德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然后,我们往更深的地下走去,走到了大教堂的底部,进入了一个由岩石山体劈凿出来的幽暗房间。然后,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巨大、空旷、就像空洞穴一样的房间,从地板到天花板足足9米多高,而且堆满了人骨。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居然允许我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的导游说:“这些骨头很多都是当时教会的敌人、也就是基督徒打磨和堆放在这里的,而且这些骨头大多数都来自黑死病的死者。”

我不禁在想,那时有多少基督徒把他们生命最后的一段岁月,用来清理和摆放这些骨头。

当参观结束后,我留了下来,与那名导游交流了一会儿,他是一名在维也纳读大学的学生。我问他:“为什么教堂会允许游客看到大教堂的底下居然是一座坟场呢?”

他随意地说:“哦,这是因为圣司提反大教堂需要修缮,而游览所得的收入将用于翻新大教堂的外观。”

我心里想:“这多么讽刺啊!”

这座中世纪的教堂不仅建造在死人的骨头上,甚至至今还需要靠死人的骨头得以维护。

但这就是宗教运作的方式。宗教有的是方法通过建造纪念碑来掩盖其痛苦。它的营生就是粉饰和洗白罪人,让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或者看起来更好一些。

而关于罪与堕落,它只字不提,对它而言,只需再涂上几层“去参加主日礼拜的油漆”就可以了。它也不会谈论属灵生命应该有什么样的特征,比如饥渴慕义、悔改以及对道德纯洁的委身。它也不会宣讲门徒训练的要求,以及个体在生活、言语、心思及愿望上的改变与更新。

似乎只要给我一首赞美诗、一节经文、一个祝福祷告就够了。换句话说,只需在我褪色的油漆上稍微再粉饰一下就可以了。

我们今天的教会就迎合并接纳了这种做法。所谓的“教会增长专家”和“教会增长专业人士”大受欢迎,他们成为了教会的顾问,教导教会该如何投资,从电话营销策略到娱乐时间表,从如何不冒犯那些不信的人,到如何把教会推销给那些不信的人。

一位作者就曾写道:

在今天的社会,直截了当地宣讲神的真理会被人们认为不够成熟老练、令人反感、甚至完全没有果效。我们听到的反而是,我们可以通过先逗人开心,或给他们提供一些成功的技巧和流行心理学的说辞,从而吸引他们进入我们的圈子,进而获得更好的效果。总之,一旦他们感到舒适,他们就会准备好接受小剂量的、被稀释过了的《圣经》真理。

在一位非常知名的“超级”教会牧师的新年愿景中,就显露了他被当下的这种趋势所欺骗的事实,他在他的新年愿景中写道:

“我要减少浪费在预备长篇讲章上的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准备短篇讲章上。因为我发现,只要人们能在中午之前离开教会,即使是再糟糕的神学,他们也都能原谅。”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我现在向你们展示的是:在许多主流教派的内部,他们教堂的塔顶高高地伸向天空,这只是为了掩盖他们的教义正在引导人下地狱的事实。他们的教会可能拥有车水马龙般的停车场和数也数不清的座椅,但他们的核心会员却是死亡、腐朽和欺骗。说实话,我对福音的仇敌充满了愤怒,而福音真理的仇敌并不是这个世界,而是宗教的灵。

事实上,耶稣基督对当时的宗教家们所说的话,我们今天仍可以说。我们可以对那些有组织的宗教体系及个人说:“你可能会说你是有宗教的,你可能看起来在灵性上是活的,你可能也会做一些宗教人士所做的事,但其实你既自以为义又自满、既自大又自欺欺人,而且正走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你虽参与宗教,却在走向地狱;你虽拥有宗教,但却没有得到救赎。”

 

好了,我们在引言部分说得够多了。我之所以说这些,是为了预备大家,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保罗接下来要针对的一群人。

保罗当时写信给那些生活在意大利罗马的人,对数以百万计的人来说,罗马这座城市至今仍代表着真正的宗教,包括它一切的仪式、礼仪和形式。保罗针对的是罗马城中的一群宗教人士,他们代表着数以百万计和他们一样的人,这些人声称拥有真正的宗教,并且拥有一切的仪式、礼仪和形式。

然而,保罗将要震撼、惊扰和颠覆他们,我相信,在保罗的祷告中,他一定希望这些人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并藉着神的恩典,使他们转向那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而这只能藉着对耶稣基督救赎大工的信靠才能获得。

大约在十或十一世纪前,教会将《圣经》划分成了不同的章节。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划分的方式是对的,但有时也似乎忽略了经文的重点。我认为罗马书二章17节就是一个失误了的地方,从这节经文开始应该另起一章。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保罗现在要开始针对他的第三批听众讲话了。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罗马书的第一章,保罗针对的是那些不道德的人。到了第二章,他针对的是那些所谓的“道德人士”。现在到了第三章,他再次笔锋一转,开始针对那些宗教人士讲话。从第二章的17节起,到第三章开头的部分,保罗宣判说:那些宗教人士与第一章中不道德的不信者和第二章中有道德的不信者一样,都是失丧的一群,都落在了神审判的危难之中。

保罗现在要开始针对犹太人讲话了,他们可是宗教自信的典范。不得不承认,如果有任何人有充分的理由在神面前站立得稳,那一定是虔诚的犹太人,对吧?如果有任何人声称可以进入天堂,同时不用过多担心神的审判,那也一定是虔诚的犹太人。

请大家记得,保罗自己也是犹太人。事实上,他曾是一个法利赛人,就是耶稣起先谴责的那群宗教人士。因此保罗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也知道他们把信心都放在了哪里。于是,在圣灵大能的启示下,保罗开始瓦解他们对自己的辩护。

 

虔诚的犹太人在神面前感到永远安全的六个理由

保罗会告诉他们,有六个理由让那些虔诚的犹太人觉得在神面前是永远安全的。

特殊的名字

犹太人感到安全的第一个理由,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名字。

保罗在罗马书二章17节那里说:

你称为犹太人……

从圣经历史中我们知道,在列王纪下16:6,希伯来人首次被称为“犹太人”,我们在这里首次读到了“犹太人”(Judeans, or Jews)这个名称。这个名称来源于犹大支派(Judah)。而“犹大”及其缩写“犹太人”的意思是“受赞美的人”。

而到了耶稣基督的时代,他们已经将这种荣誉变成了自己的骄傲。那时的拉比们甚至会教导这样的话:

“神只爱以色列,超过地上所有其他的国家……神会用一个标准审判外邦人,用另一个标准审判犹太人……所有的以色列人都将在将来的国度中有份……亚伯拉罕会坐在地狱的门口,不允许任何做恶的以色列人下地狱。”

但保罗实际上是在说:“你不能因为犹太人这个名字就逃脱神的审判。”

同样的,我无法想象,将来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审判之日站在主的面前,就像马太福音第七章那里所描述的,他们会对主说:“我们是基督徒啊!我们一切所行的都是奉你的名做的,主啊!”

而耶稣这位审判者会回答说:“但你们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们。”

我相信,在今天的美国,就有数以百万计的名义上的基督徒。与无神论者、异教徒或不信的人相比起来,“基督徒”这个名称听起来好多了,因此许多人都会说:“当然了,我也是基督徒!”

 

对律法的委身

其次,虔诚的犹太人会感到安全的第二个原因是:对律法的委身。

保罗在17节那里写道:

你称为犹太人,又倚靠律法……

这节经文中的倚靠也可以翻译为“依靠,依赖”。事实上,犹太人以自己拥有律法并委身于律法而感到非常骄傲。

他们的祖先从神那里领受了律法。他们拥有妥拉(Torah),也就是摩西五经。正统的犹太人都能背诵摩西五经大部分的内容。在保罗那个时代,每个法利赛人都会背诵律法书和先知书中大段大段的经文。

今天有多少人会说:“我知道神会让我进天堂的,因为我有一本《圣经》。我背诵了其中的一些段落。我爱我的《圣经》,我倚靠我的《圣经》,我信靠和倚赖我的《圣经》。”

但其实你对《圣经》的委身并不比犹太人对妥拉的委身更多,而且保罗会告诉犹太人说,只是对律法委身还远远不够!

 

对神的尊重

第三,除了他们特殊的名字和对律法的委身外,虔诚的犹太人感到安全的第三个原因是:他们以对神的尊重为自己的骄傲。

保罗在第17节的下半节写道:

……且指着神夸口。

虔诚的犹太人绝不会说出任何对神不尊重的话。事实上,他们甚至不敢书写神的全名(Yahweh),他们只敢写出神名字的希伯来语的辅音字母。而且在写神名字的辅音字母之前,他们会停止抄写经文,洗手,换一支全新的羽毛笔,然后再恭恭敬敬地书写。书写完成后,他们会把这支羽毛笔丢掉,这样,除了至高至圣的神的名字外,它再也无法被用于书写其他内容了。

犹太人对神有着难以置信的尊重和骄傲感,他们不以神为耻。他们会夸口称:神是他们的神,他们是神的子民!

那么,你同样也会为与神有亲密的关系而感到骄傲吗?你在公共场合用餐前会低头祷告吗,还是会感到尴尬而选择不祷告呢?你会在周一的时候承认你周日去了教会吗?你会因为祂是你的神而感到羞耻吗?你会向别人讲论祂的名字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认为自己能进入天堂吗?如果这些将神当作骄傲的旗帜而高举的犹太人都不能进去,你怎么能奢望着进去呢?

 

特殊的知识

第四,虔诚的犹太人感到永远安全的第四个原因是:特殊的知识。

保罗在17-18节的上半节中说:

你称为犹太人,又倚靠律法,且指着神夸口……晓得神的旨意……

旨意这个词指的是神通过《圣经》所启示的祂的心意。以色列人知道他们与神有约。他们知道自己传承的根基,以及神想要他们成为什么,就是“万国的福分”。总之,他们非常清楚神在他们身上的旨意。

也许你会说:“我也知道神对我生命的计划啊!根据《圣经》,我也知道祂对我的旨意都有哪些。”

但我会说:“知道祂的旨意与遵行祂的旨意,这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

比如,使徒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3节那里说: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远避淫行。

这里的淫行或其他译本中的“淫乱的事”(中文当代译本),指的是婚姻关系之外的性关系。而那些在教会里声称自己是基督徒的人,却与教会外的人一样,陷入了各样的淫行和淫乱之中,甚至在程度上与教会外的人都没有区别。在许多情况下,离婚已然成了持续奸淫的理由和借口,而与此同时,他们居然会说:“我们有信心进入天堂!”

保罗在以弗所书五章3节那里说:

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

在座的是否有贪婪的人呢?保罗在以弗所书五章4节那里继续写道:

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在座的是否有因为非但不感恩、反倒埋怨而不顺从神旨意的人呢?

这仅仅是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神的旨意是什么的几节经文。那么我现在问你:“知道神的旨意给你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还是更多的敬畏之心?”

我觉得这应该给你带来更多的敬畏之心!为什么呢?因为你越了解神的旨意,就越能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违背了神的旨意!你越了解神对你生命圣洁的标准,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圣洁,也越能意识到自己真正该承受的审判的程度。

大家现在是不是能看到,说“我很安全,因为我知道神对我生命的标准”这句话有多么愚蠢吗?

你越意识到祂对圣洁生活的标准,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不圣洁。这就是律法的启示在你身上的功用。神所启示的祂对生命的标准只能定我们的罪。律法不能救赎你,它只能显明你是一个何等恶劣、违背了律法的人。

因此,我们已经谈到了:虔诚的犹太人之所以会感到安全,是因为他们特殊的名字、对律法的委身、对神尊重的骄傲以及对神旨意的特殊知识。除此之外……

 

敏锐的洞察力

第五,虔诚的犹太人会感到安全的第五个原因是:敏锐的洞察力。

保罗在第18节那里继续说:

……也能分别是非……

“分别”或“dokimazo”这个词,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检验或经过鉴别而认可”。

犹太人以察验一切为荣。他们会察验各类哲学和世界观,以确定那些真正对生活至关重要的事物。

他们思想敏锐。他们已经花了几代人的时间用于剖析并论辩律法的内容。他们在注释之上仍有注释,教师之上仍有教师,规定之上仍有规定,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对讨神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正如保罗最后会指出的那样,他们错过了最关键的事,那就是他们没能将真正的荣耀归给神。

 

圣经教育

使虔诚的犹太人产生错误且虚假的安全感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他们所接受的圣经教育。

保罗在18节的一开始就说:

既从律法中受了教训……

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仅仅是因为掌握了真理,就认为自己在神面前是绝对安全的,这样的想法其实很危险。

教会里的信徒可能认为自己是安全的,因为他比一般人更了解《圣经》。事实上,在他家里可能就有六七本不同版本的《圣经》,而且他能针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找到对应的一节经文。

但正如一个人所说的:“可问题是,普通基督徒就像一张失败的照片一样,曝光过度,并且细节处理不足。”

犹太人会根据申命记六章7-9节那里的经文说:“我知道律法,自我小的时候就接受律法的教育。我们的父母会在家里、在路上、晚上躺下和早上起来的时候教导我们。我们会把律法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头上。对了,我们还会把律法写在房屋的门框和城门上。”

所以,犹太人会说:“我们有特殊的名字,有律法,我们信从真神,我们有洞察力、有知识,还有非常丰富的圣经教育。”因此,他们觉得在神的审判面前,他们足够安全。

但神实际上会对他们说:“我不认识你们,你们无非是一群失丧的人,正走在通向地狱的大道上!”

 

应用:对如今的宗教人士的警告

针对这节经文,我简要地给出三条应用的原则及警告。

对于那些宗教人士而言:

第一,宗教活动很有可能只是触动了人的思想和情感,却从未改变人心;

第二,一个人可以在宗教中经历情感上的震动,但很有可能在属灵的层面从未被救主唤醒;

第三,虽然充满了宗教热忱,但很有可能还没有得救。

在一封写给澳大利亚墨尔本(Melbourne, Australia)日报的信中,有人就表达了这种毫不掩饰的傲慢,他写信给这份日报的编辑,随后这封信被刊登在了报纸上。他在信中说:

在收听了一个传道人在广播上的讲道,观看了他的电视福音节目,又阅读了一些关于他的报道和书信后,我对那种坚称我和每个人的灵魂都需要得到拯救的宗教深感厌恶。我从未觉得自己是失丧的,也不觉得自己沉溺在罪中,但他的讲道却坚称我就是这样的人。给我一个教导温柔和宽容、承认没有教义的障碍,并教导人善而不是谈论罪的实际一点的宗教吧!

最后,请大家留意他在结尾时所说的话:

如果为了我的灵魂得救,我必须接受最近听到的那种宗教,那我宁愿永远都被诅咒。

事实上,他很可能会“如愿以偿”的。

那么我亲爱的朋友,你想要什么样的宗教呢?什么样的宗教能让你感到舒适呢?为什么人们更愿意在心里涂上另一层粉饰的油漆,也不愿承认自己的罪恶和过犯呢?

我们现在明白了吗?但就在今天,你能不能对主说:“主啊!剥去我所有的粉饰,把我这么多年来涂在自己身上的各种宗教性的油漆全都除掉。我在你面前赤裸地站着,和大卫一样,我的罪也常在我面前,我需要得洁净。求你用你的宝血洗净我,洁净我的心,使我的心变得比雪更白。”

或许就在今天,你终于愿意面对你之前所听到的那令你感到不那么舒服的真理,并终于认识到:你和那些虔诚的犹太人,就是保罗在信中所写的犹太人,实际上有很多的共同之处。

那么,我邀请你放下那些给他们和你带来虚假的安全感和希望的事物,并开口承认你最深的需要就是耶稣基督。就在今天,趁着还有时间,为你的罪向神悔改,把你的生命交在祂圣洁救赎的手中。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赐我那古旧的信仰”(Give me that old time religion)这首赞美诗歌:

 

赐我那古旧的信仰,

赐我那古旧的信仰,

赐我那古旧的信仰,

它对我足够好。

 

它对保罗和西拉足够好,

它对保罗和西拉足够好,

它对保罗和西拉足够好,

它对我足够好。

 

它会带我们到天堂,

它会带我们到天堂,

它会带我们到天堂,

它对我足够好。

 

所以,赐我那古旧的信仰,

赐我那古旧的信仰,

赐我那古旧的信仰,

它对我足够好。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