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恩典

恩典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恩典

拆开完美的礼物(第二部分)

罗马书5:2

 

引言

在查克·施温道(Chuck Swindoll)牧师的那本名为《点睛之笔》(The Finishing Touch)的书中,他询问读者,他们是否思考过:无论是在商业、教育、科学还是医学等领域,满足于那些并不卓越和完美的事物,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

他在书中写道:

多亏了娜塔莉·加巴尔(Natalie Gabal)的研究,我才幡然醒悟并意识到,如果99.9%就被认为是足够好了,那将会发生什么。她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这是真的,就是99.9%的准确率被认为是完美的,那么仅今年一年,美国国税局(IRS)就将丢失两百万份文件,全美将有两百九十一例起搏器手术失败,医生要开出两万份错误的药物处方,而且每天将有十二名新生儿被交给错误的父母。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什么事都是百分之百完美的。总会发生新生儿被交给了错误的父母,起搏器偶尔失灵,以及国税局丢失一些文件的情况。

接着,施温道比较了我们在生活中求不到的事物,以及神在宣布我们为义的时候,为信徒所成就的一切美好事物。他说:

祂称我们为义,也就是百分之百地宣布我们为义。请记住,称义并不意味着你本身就是义的,因为你每天都在犯罪。称义的深意是:神称你为义,并会从你的记录中抹去你的每一桩罪,包括你在得救之前和得救之后所犯的每一桩罪。

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称义,那我们就不能被称为义,或者说,我们将成为那种“近乎是义人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以赛亚书1:18应该读作:“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浅粉(而不是雪白)’”。并且,当耶稣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不会说:“成了”,而是会说:“马上就成了”。这样的话,我们将不得不继续努力,为基督显然在十字架上没有完成的事业,继续“添砖加瓦”。

也就是说,称义意味着我们得到了百分之百的饶恕和赦免。我们的心和灵就像刚刚飘落的雪花一样,洁白无瑕,罪孽的污点也被永远地洗净了。而且,根据神的话语,这只是祂为那些称义的人所做的事情的开始!

在针对罗马书5:1的讨论中,我们知道:平安是一份来自神的礼物,是赏赐给那些相信两千年前悬挂在十字架上的“和平条约”的人的,而这份“和平条约”就是耶稣基督祂自己。

 

恩典:一份只能来自于神的完美礼物

在罗马书第五章的下一节经文中,使徒保罗要接着告诉我们,我们还从神那里领受了另一份完美的礼物,那就是恩典。

请大家一起翻开《圣经》,让我们一起来看保罗在罗马书5:1-2那里说了什么: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对于新约时代早期的信徒来说,这种可以“进入神面前的特权”,绝对是革命性的。不管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他们在敬拜的时候并不习惯于“进入”,而是习惯于“保持距离”。在他们敬拜神时,较为熟悉的是一系列的“路障”,而不是可以径直走到神面前的“桥梁”。

 

圣殿的墙使人们无法接近神。

耶路撒冷的圣殿设计了几个有墙的庭院。当你从外院向内院移动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这些墙而无法进入。

圣殿的第一道墙将属外邦人的外院与属犹太人的内院隔开。

换言之,外邦人只能来到圣殿的第一道墙那里。当时会有标志清楚地警告说,如果他们胆敢越过那堵墙,就会被立即处死。罗马政府当时甚至也支持这种死刑。经考古学研究,有两个警告标志已经被挖掘了出来,至今仍陈列在博物馆里。这些标志就曾悬挂在圣殿的外墙上,警告那些外邦人不要再往前走了。只有犹太人才能越过这些标志,继续向内院前行。

圣殿的第二道墙将犹太人的女院与男院隔开。

在这堵墙前,所有的犹太妇女都必须停下脚步,不能继续前行。

圣殿的第三道墙将普通犹太男性与祭司隔开。

在这堵墙上,有一扇金色的门,只有犹太祭司才能穿过这个门,继续深入。

圣殿的最后一道墙将犹太祭司与神的同在隔开。

最后还有一道幔子,将至圣所和神的同在与犹太祭司分隔开来。每年只有大祭司才可以非常短暂地进入一次。

 

然而这一份完美的、藉着耶稣基督而来的恩典的礼物,可以让人进入神的面前。

耶稣基督成为最终被献上的完美赎罪羔羊,祂一次且永远地付清了一切的罪债,而正是因为罪的缘故,人才无法进入神的同在。当祂在十字架上说出“成了”之后,殿里的那道幔子突然被无形的手,从上到下地撕成两半,似乎神亲自伸手,将人与神之间最后的一道屏障拿去。现在,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因着信,无比亲近地敬拜祂。

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个真理啊!彼得在彼得前书2:9还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好消息,那就是每个信徒如今都是“君尊的祭司”!也就是说:

  • 不再需要什么代表;
  • 不再需要什么人来做中保;
  • 不再需要“告解神父”(confessor),似乎只有通过他才能得到神的赦免。

如今,所有信徒都是祭司!所有的信徒都可以立即、持续、亲密而且毫无拦阻地敬拜神。因此,对罗马信徒来说,保罗刚刚表述的这个“推陈出新”的真理,一定是无比宝贵的。

这就是宗教改革家们所说的“信徒的个人祭司职分”(the individual priesthood of the believer)。再也没有什么墙垣能把我们阻隔在神的圣殿之外,没有任何障碍,只有一座桥、一位中保,那就是耶稣基督祂自己。

东正教的信徒会通过他们的“守护圣徒”(patron saints)来向神祷告,天主教的信徒则会通过圣母马利亚向神祷告。我有些朋友就在这两种教会中,而且他们都和我讲述了同一个故事,那就是:如果你想让地上的父亲给你些什么,那么你最好去找你的母亲或某个和你父亲亲近的朋友,然后请他们帮你“代求”,这样,你得到想要的东西的概率就会提高。

对于这样的说辞,我的回答始终如一。假设我是你的朋友,甚至可能是你的亲戚,如果你的孩子又饿又渴,然后跑来找到我说:“请你让我们的父亲给我们一些吃的吧。”如果你的孩子没有直接去找你,你会作何感想?什么样的父亲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又将揭示出这是个什么样的父子关系呢?

我们的天父也同样不喜悦我们在有需要的时候先去找别人,然后让他们再替我们去请求祂。事实上,祂早已知道我们所需的是什么了,而且就在等着我们向祂发出呼求。

今天,成千上万的更正教的信徒们仍天真地认为:他们的需要通过那些电视布道家和那些自称拥有神“真恩膏”的牧师转达一下,才能被天父聆听。这些人声称,如果你把你的代祷清单,连带着一些钱寄给他们,那么他们就会把他们“被恩膏过的手”放在你的清单上,然后神才会格外关注你的需要!

难道我们敬拜的权利是用钱买来的吗?

请大家仔细听我说,假信仰和假教师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们违背了“信徒的个人祭司职分”这一教义真理。换句话说,他们的假信仰会教导说,对于我们这样普通的信徒来说,在我们和神之间仍然有一堵不可逾越的墙。他们还会教导说,他们和神有一种特殊的联系,我们只需通过他们来悔改,或者通过他们来向神发出我们的请求,神才会真的聆听。

而保罗在提摩太前书2:5说:

……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同样的,希伯来书12:24也说:

……新约的中保耶稣……

 

把我们“引入”神的恩典中

保罗在罗马书5:2说,耶稣基督使我们可以非常直接地亲近神。有的《圣经》译本将这节经文翻译为:祂已经将我们引入这一恩典之中。

“引入”或“引见”(introduction)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词,在希腊原文中,这个词指的是被亲自“引荐”给皇室家族。

在我个人的图书馆中,收藏了穆迪教会(Moody Church)的牧师厄温·卢策(Erwin Lutzer)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卢策就写到了这节经文。他在书中说,有一次,他正在华盛顿特区(Washington, D.C.)的一个大会上发表演讲。恰巧听众中就有一位总统的特勤人员。演讲结束后,这位特勤人员上前询问卢策尔博士和他的家人是否愿意参观白宫和总统办公的椭圆形办公室,因为那时布什总统(President Bush)不在城里。他们欣然同意了。第二天早上,他们在白宫的一个大门口见面。卢策写道:

当我们在第一个警卫站停下时,我的一个女儿想把她的手袋交给那里的警卫检查,但警卫却挥了挥手,示意让她通过。这名警卫一边向那名特勤人员点头,一边对我们说:“你们是和他一起的,进去吧!”然后,当我们进入白宫时,我们又遇到了另一组警卫。他们也同样看了看这名特勤人员,又看了看我们,然后说:“你们是和他一起的,进去吧!”

这里的类比很明显。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神是一位永恒、至高且无比圣洁的神时,我们会感到不寒而栗。我们自知是有罪的受造物,因此,肯定会有一位天使哨兵会拦下我们,使我们无法与天父交流。我们也知道,如果只是我们自己,天父肯定会把我们打发走。然而,当祂看到那带我们进前来的是谁时,祂一定会说:“你们原来是跟着祂一起来的,祂是配受赞美的羔羊,我所爱的儿子,全人类的救主,你们快进来吧!”

想象一下,在未来的那一天,当我们死去,祂会把我们领向那座宏伟壮丽的天上之城,那座城的城门是用珍珠做的,城墙是用碧玉砌的,街道也是用闪闪发光的黄金铺的,神的荣光是照明天堂的灿烂光芒。

根据启示录第二十一章的描述,那时会有千千万万的天使被分配到十二座城门那里,看护把守。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他们的察验和盘问呢?当我们走近那些永恒之门时,当这些天使卫兵将他们炽热的目光投向我们时,我们怎么还敢奢望进入其中呢?

然而,他们首先会看到祂,看到这位将我们“引入”恩典之中的主,这位让我们得以进入天堂的主,而就在那一刻,我们也真真切切地进入了天堂。那时,天使卫兵们会看着我们说:“哦,原来你们是和祂一起来的,快请进吧!”

我想,当使徒保罗向他的好朋友兼抄写员,也就是德丢在口述这封写给罗马信徒的信时,他一定一边来回踱步,一边为圣灵所启示的这个信息拍手叫好。他可能会对德丢说:“德丢啊!光是想想就已经令人兴奋不已了……”: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

我敢打赌,德丢一定会说:“是啊!我也得停一下了,我也要站起来走一走。哦!天哪!这简直太美好了!”

我还敢说,他们当时肯定立马进行了一场赞美敬拜。

 

在神恩典的影响之下

保罗在这节经文中告诉我们说,信徒们已经被“引入”了神的恩典,但我还想指出的是,其次,我们也要被神的恩典改变和影响。

请大家一起来看保罗在第2节所说的:

……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

《圣经》经常提到信徒的“站立”,这个希腊词有不同的含义。比如:

  • 罗马书11:20:

……你因为信,所以立得住。

  • 罗马书14:4:

……因为主能使他立住。

  • 哥林多前书15:1:

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

  • 哥林多后书1:24:

我们并不是辖管你们的信心,乃是帮助你们的快乐,因为你们凭信才站立得住。

  • 以弗所书6:11-13:

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 歌罗西书4:12:

有你们那里的人,作基督耶稣仆人的以巴弗问你们安。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

  • 彼得前书5:12:

我略略地写了这信,托我所看为忠心的兄弟西拉转交你们,劝勉你们,又证明这恩是 神的真恩。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

有趣的一个事实是,无论是信徒还是非信徒,终有一天都会站在神的面前。

对于信徒而言,犹大在犹大书的第24节写道:

那能保守你们不失脚、叫你们无瑕无疵、欢欢喜喜站在他荣耀之前的我们的救主——独一的神。

然而,对于不信的人而言,《圣经》在启示录20:12那里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我又看见死了的人,无论大小,都站在宝座前。案卷展开了,并且另有一卷展开,就是生命册。死了的人都凭着这些案卷所记载的,照他们所行的受审判。

换句话说,终有一天,信徒将带着极大的喜乐站在神的面前,而不信的人将站在神的面前,接受严厉的审判。

今天,对于你们每一个人来说,将来的景况会是怎样的呢?你是会带着喜乐还是背负着审判,站在神的面前?

好消息是,现在还来得及祈求基督赦免你,从地狱和神的审判中把你救拔出来。现在还来得及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相信神的儿子,并且在祂的里面找到了永恒喜乐的应许。

 

应用:神恩典的礼物所带来的挑战

当保罗在罗马书5:2那里使用了“站”这个字时,他说的不是某种新的力量或委身,他说的是信徒的新地位。事实上,他说的是我们的新状况和新处境;也就是说,我们曾经生活在律法的状况和处境中,而现在,我们生活在神恩典的状况和处境中!

大家能想象得到吗?如果有人问你说:“来说说看,你现在生活在什么样的状况和处境中?”你能无比确信地回答说:“我生活在恩典的状况和处境中。”是的,确实如此!

在如何应用这节经文的问题上,我来提出两个挑战。事实上,当我们想要活在那种恩典的状况和处境中时,会时常遇到这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既然恩典是你的新状况或新处境,那么就尽情享受它吧!

那么,活在恩典的状况中,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其实很像生活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North Carolina)。我们有自己的州界、宪章、印章和法规。我们甚至拥有独特的口音和独特的烤肉风格!

如果你也住在北卡罗来纳州,那么你就需要向本州而不是其他的州纳税。你还需要遵守本州独有的法律和法规。当你在看天气预报时,会希望主持人快点谈论这个州,也就是你的州。总之,只要你在这里生活、工作和学习,你就是这个州的居民。

如果你住在北卡罗来纳州,那么你会为本州的队伍加油助威。说实话,我本人是“卡罗来纳飓风队”(Carolina Hurricanes)的铁杆球迷。他们队的一名球员在我们教会聚会,这也是我变成他们的球迷的原因。

前些天晚上,当他们在对阵“新泽西魔鬼队”(New Jersey Devils)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场比赛中发生的事情。顺便说一下,这个队的队名起得倒是很符合他们的比赛风格。有一个回合,裁判挡住了我们的防守队员,然后让新泽西队得分。大家都看了那场比赛了吗?简直太不可思议、太不合规矩了。当然,也可能太不敬虔了!

我家有三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的球迷,一个是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的球迷,第三个是我15岁的大女儿,她居然已经成了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球迷。我女儿甚至有一件前面印着“DUKE”的运动衫。不妨告诉大家,我们正在为她寻找一个收养家庭!想不通,我们到底是哪里做错了!

因此,当你也生活在恩典的状况和处境中时:

  • 你会为恩典的进展欢呼;
  • 你会投资到恩典的果效上;
  • 当你在看新闻时,你会从恩典的角度来解读新闻;
  • 恩典的状况和处境会成为你的最爱;
  • 你也会成为恩典社区和团契的一员!

 

第二个挑战是,恩典会成为你新的灵,所以要表达出来!

在希腊语中,“进入”或“引入”一词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在晚期的希腊语中,这个词被用来描述船只驶入靠岸的地点。这可能是一个港口或避风港,总之船只可以在这里安全停留,避开风暴。

那么,大家认为这是对信徒恰如其分的一种描述吗?换句话说,我们是那些需要得到庇护的人的安全港湾吗?

教会是否是那些从风暴中走出来的人的避风港呢?当有人走进我们教会时,他们是否会松一口气,然后知道他们一定会在这里找到恩典呢?我们的教会是不是:

  • 一个用恩典的言语取代流言蜚语的教会?
  • 在我们的教会里,信任和理解他人是否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品格,而不是某种异常罕见的情况?
  • 在我们的教会里,每个人是否都把他人看得比自己更为重要呢?

坦白来说,我们并不确定我们是否真的达到了这种恩典的程度,不是吗?事实上,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一定很容易认同这个无名诗人所写的诗句,他用这几句幽默的诗句,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与我们所爱的圣徒同住在天上,

那将是无比的恩典和荣耀。

但与我们所认识的圣徒住在下面,

嗯……那就要另当别论了。

保罗在罗马书12:10-13那里就写道: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

如果没有神的恩典在我们这些愿意表达恩典的人的生命中,产生了超自然的影响和改变,那么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弟兄姊妹们,我们之所以能站在恩典中,并不是因为我们配得。同样的,我们对他人施以恩典,也不是因为他们配得。事实上,如果他们配得,那就不是恩典了,因为恩典是一种既不配得、也无法赚得的恩惠。

因着神的恩典,耶稣基督取了奴仆的样式,并亲自来满足你内心深处的需要。那么,你是否也愿意成为服侍他人的人?还是等着被人服侍呢?

同样的:

  • 既然你已经得到了完全的饶恕,那么你会饶恕他人吗?
  • 既然你已经蒙受了极大的怜悯,那么你会怜悯他人吗?
  • 既然你已经领受了本不配得的荣耀,那么你会尊荣他人吗?

因此,恩典既是你应当享受的新状况,也是你应当表达出来的全新的灵!

 

这就像我之前读到的一个有关小男孩的恩典故事。这个小男孩要去参加小学话剧表演。事实上,他在整个二年级都以同样的方式参与汇报演出。他自己倒是对这次演出感到很兴奋,可他的母亲却很担心,因为她知道他可能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她不想看到他失望,所以在班级老师宣布同学们都将扮演什么角色那天,她一直坐在家里,等着他放学回家。终于,他满脸笑容地回到家里,然后宣布说:“妈妈,我被选中了!我的角色是当小观众,用力鼓掌!”

想想看,如果人们都能像这个小男孩一样,都准备好了为别人鼓掌加油,那么我们的教会会变成什么样?或许我们的周日聚会应该更像一场“啦啦队大赛”,而不是一场“葬礼流程”。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唱诗班时不时地朝会众丢出一些绒球,就像啦啦队一样。那岂不是很壮观吗?这样的话,也就真的证实了那些关于我们教会“疯狂”的传言了!

就在最近,我和一对夫妇交谈了一下,他们来我们教会已经有几个星期的时间了。他们之所以犹豫是否加入我们的教会,是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些有关我们教会的传言。其中一个传言是,如果你想加入这间教会,那么你必须向教会长老们提交一份完整的个人财务报表,上面要写明你的收入和你打算奉献多少钱给教会。在他们“探访”我们教会四五个星期后,他们的一个朋友问他们说:“你们决定好了要去哪间教会了吗?”

他们回答说:“科隆尼尔浸信会教会”(Colonial Baptist)。

那个朋友非常惊讶地说:“哦,我才不会去那间教会呢!听说他们会在教堂的过道里跳舞。”

在过道里跳舞有什么不对的?事实上,我们巴不得大家都能大声地唱诗赞美,而不是嗡嗡作响!我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必须要控制大家热情的那个程度呢!

如果有人指责我们过于欢乐,那就太好了。如果有人说:“他们笑得有点太夸张了,人不应该在教堂里笑。我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如果有人这么说我们,那就太好了!我很希望这种“传言”能到处流传。

我想,希伯来书的作者也一定是这么想的,因为他在希伯来书10:25那里写道: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

感谢主!我们教会已经知道怎么能彼此劝勉了!“劝勉”所对应的希腊词是 “parakaleo”(παρακαλεω),这个词的意思是“给别人勇气”,或者从字面上说就是“彼此鼓励、相爱和行善”。

那么,信徒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喜乐呢?首先,是因为信徒们脱离了神的审判。而且,他们还领受了一些不可思议的完美礼物。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就是其中的一份礼物!那就是我们被“引入”了神的恩典之中,而且神的恩典在我们的生命中产生了影响和果效。我们如今生活在恩典的状况和处境中,并且拥有恩典的灵,除此之外,我们因着神的荣耀,大有盼望的喜乐!

所以,大家要振作起来,也要鼓励他人振作起来!我们还在等什么呢?在你的身边,一定有人需要劝勉和鼓励。找出他们是谁,想想看如何为他们祷告,与他们交流一下,然后欢迎他们回到这个恩典的大家庭中。

大家知道吗?将来一定会有这样一则传言,说我们教会诗班的姊妹们穿着啦啦队的服装,挥舞着绒球,然后当我们诗班的男高音献唱时,会在台上做后空翻。就让他们都这么认为吧!

现在,让我们一起大声歌颂神那无比奇异的恩典!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

瞎眼今得看见。

 

多么荣美的歌词啊!写这首诗歌的人,也就是约翰·牛顿(John Newton),事实上,他从未从自己归信基督的喜悦之情中恢复过来。让我们也满怀喜乐,并被神的恩典所淹没,把这一段再唱一遍吧!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

瞎眼今得看见。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