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痛苦

痛苦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痛苦

拆开完美的礼物(第三部分)

罗马书5:3-4

 

引言

这么多年以来,我已经习惯于在孩子们洗澡的时候和他们玩游戏了。当然了,我现在只剩下了我们最小的孩子,也就是小查理蒂(Charity)了。用不了多久,她可能也会不再希望我在浴室里陪她玩“我看到了什么”(I Spy)和“猜瓶子”(Guess the Bottle)这样的游戏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创的游戏。

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当我正在给查理蒂读她们学校发下来的一本故事书时,我居然明白了“白象”(white elephant)这个有趣的短语背后的含义。根据传说,印度的一位国王会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来对付在他宫廷里的那些刺头儿。

他的方法是这样的,这位国王会送给那个讨厌的人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一头活生生的罕见的白象。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位国王也表现得好像这就是一份完美的礼物一样,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极大的惩罚。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白象通常被认为是非常特殊的一种动物,因而不能用来劳作。因此,除了大吃特吃以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不便外,这只白象简直一无用处!除此以外,通常领受了这份“特殊大礼”的人,最终都会因为想要养活和照顾这只大象而倾家荡产。由于这是国王送给某人的“私人礼物”,所以把这头白象送走这样的念头,那个人连想都不敢想。于是,他就真的被一头白象困住了!

我想,这个故事的寓意是:永远都不要接受老板送给你的“白象”!尽管它非常罕见和稀有,但听我的,一定要拒绝那头白象!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没有收到过别人送给你的你并不想要的礼物?或者这么说吧,当你一打开这份礼物的时候就知道,来年你肯定会把它转送给某个远房的亲戚!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我们教会的同工就一直在圣诞聚会上玩“白象”的游戏。我想大家都知道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那就是每个人都会带来一份“礼物”,通常情况下,这份“礼物”其实是这个人非常不喜欢的一个东西。然后,每个人轮流选择一份礼物,拆开它,如果他们不喜欢自己选中的礼物,就可以和别人交换。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交换礼物的机会,所以到最后,最差的礼物还是会被某个不幸的人收下,只有少数的幸运儿会将那些最好的礼物收入囊中。

就这样,在我们的同工中,甚至形成了这么一个传统,因为在所有的圣诞礼物中,最不受大家喜欢的是一个椰子,它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猪头,而且上面涂满了五颜六色的颜料。这个椰子每年都会出现!每当“猪头”出现时,我们就知道今年又要有人大失所望了。等到大家都领好了各自的礼物,我们会无情地嘲笑那个最终拿了“猪头”的可怜家伙。不得不说,我们每年的圣诞聚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亲近了!

无论我们知道与否,当我们成为信徒时,我们就成了许多礼物的接受者。这些都是完美的礼物,在整个天路历程中,你将会无比欣喜地把这些完美的礼物拆开。好消息是,在这些礼物中,绝对没有什么“猪头”或者罕见的大白象。

在这一部分经文中,使徒保罗一直在向我们罗列着那些从神而来的完美礼物。其中,第一份礼物是“平安与和平”,第二份礼物是“恩典”,现在,保罗要向我们介绍来自于神的第三份礼物。

 

痛苦:一份只能来自于神的完美礼物

当我们在浏览这份礼物的清单时,我们可能会发现,神赐予我们的第三份完美的礼物,实际上是一份出人意料的礼物。我们甚至可能觉得它根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份礼物的清单上,这份礼物就是痛苦。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此感到惊讶,你可能也会立刻再看一下这段经文,确保自己没有读错。我们心里想的是:保罗肯定不会把患难、痛苦和折磨与平安和恩典这样的礼物联系在一起,但保罗确实就是这么做的。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五章,我们一起来看保罗在罗马书5:1-3所说的:

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不仅热情洋溢地赞美了神的恩典,而且还充满激情地因着各样的患难赞美神。“患难”的希腊词意思是“压力、患难和痛苦”。

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会想,保罗是不是患上了一种“使徒特有的精神错乱症”?他为什么要为痛苦赞美神呢?

说实话,我从来都没有参加过这样的一场祷告会,其中有人会分享说:“大家知道吗?我最近遇到了许多问题,我想因此感谢神。”

同样的,我也从来没有听人这样说过:“我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似乎什么事都做不好,但我想要为此赞美神!谢谢你,主耶稣!”

坦白来说,我想大家从来都没有在赞美诗集中看到过这样的一首赞美诗:

感谢主,为着所有的患难,

感谢主,事情总是不顺;

感谢主,给了我许多难题,

当我的世界正在崩溃时,我要感谢你。

这其实是我在上周为了今天的讲道而编的一首诗歌,大家就不要鼓掌了!

如果你在某个祷告会上唱这首诗歌,那么估计这场祷告会就要在一种难以置信的氛围中解散了。但无论我们是不是唱这首诗歌,我们都面对着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那就是在因着各样的痛苦而赞美神的这件事上,我们都非常的挣扎。

 

关于身体上的疼痛

在我们进入对经文的讨论之前,我想先谈一谈一般性的痛苦,我们就从身体上的疼痛开始说吧。

首先,身体上的疼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将近两百年前,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给他的一位朋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有人说,生活的艺术在于避免痛苦。这听起来不错,但我并不同意。”

生活的艺术并不在于避免痛苦,而是在于学会如何应对痛苦。生活的经验是与你如何体验各样的经历息息相关的。

事实上,请大家留意听我说,我们每个人不仅要在生活中经历痛苦,而且我们实际上就是在疼痛中开始各自的一生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作家是如何描述这一事件的吧:

你原本的世界是黑暗、安全和有保障的。你沐浴在温暖的液体中,免受一切冲击。你自己什么也不需要做,有人会自动喂养你,而强劲有力的心跳声似乎在向你保证,有一个比你更强大的人会满足你一切的需求。你那时的生活就是简单的等待,虽然你也不知道要等待些什么,但任何的改变似乎都很遥远。你没有任何不适,也不会遇到各样危险的威胁。啊!这就是你向往的美好生活。

然而有一天,你突然感到了一阵拉扯。之前的“墙壁”似乎在向你倒塌。那些柔软的“垫子”来回跳动、撞动和挤压着你,要把你往下压。你的身体蜷成一团,四肢也被扭动和掰扯着。最终,你被摆成了一种头朝下的姿势。这是你在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疼痛。你置身于一个汹涌澎湃的物质之中。你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几乎难以承受。你的头几乎都要被挤成扁平,然后挤压你的那股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哦,无尽的疼痛、噪音和压力。你浑身都非常疼痛。

接着,你会听到尖叫声、哭泣声和呻吟声,突然间,一种可怕的恐惧向你袭来。这一切都在非常真实地发生着,你原本的世界正在崩塌。你确信,一切都要终结了。然后,你看到了刺眼的光芒。一双冰冷而粗糙的手把你拉了起来,接着,是一记无比疼痛的耳光。恭喜你,你顺利出生了。

欢迎来到这个世界!由此可见,生命中的第一份经历就在向我们每个人传递了这么一个信息,那就是痛苦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其次,身体上的疼痛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许多人认为,身体上的疼痛是神犯下的一个错误。我们拥有无数个疼痛传感器组成的神经系统,总是会被人们用各种药物压抑和限制。如果神真的充满了智慧,那为什么祂不在创造我们的时候,在我们的里面内置一种永远都感觉不到疼痛的能力呢?

保罗·布兰德博士(Dr. Paul Brand)穷尽一生都在治疗和服务那些患有“汉森氏病”(Hansen's disease)的患者,我们都知道,这种疾病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麻风病”(leprosy)。保罗·布兰德博士借用麻风病向我们揭示了,为什么疼痛也是一份礼物。

虽然“麻风病”这个词会让我们联想到许多可怕的形象,比如断指、溃烂的伤口、缺失了的双腿和扭曲了的面部特征等,但实际上,麻风病本身并不是造成这些肉眼可见的后果的直接原因。

麻风病之所以会慢慢摧毁其患者,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感觉不到任何疼痛,他们的疼痛系统有了缺陷。这种疾病就像麻醉剂一样,会麻痹患者的手、脚、鼻子、耳朵和眼睛中的痛觉细胞。虽然大多数的疾病都会因其带来的疼痛而令人恐惧不已,但麻风病的致命性就在于它会让受害者感觉不到任何疼痛。而当患者的疼痛预警系统消失或不再起作用时,他们的手指、眼睛、脚和其他的肢体就容易遭到损伤。

例如,在布兰德博士曾经工作过的位于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村庄里,那里的麻风病人会直接把手伸到火堆里,去捡掉在火上的土豆,而他的身体不会告诉他不要这样做。布兰德医生在印度开设的医院里,麻风病人会整天抓着一把有钉子冒出来的铁锹工作,或者,他们会徒手熄灭燃烧的蜡烛灯芯,或者干脆在碎玻璃上行走。

这些病人可能会逐渐失明,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睛不会像我们的眼睛一样,在感受到异样的时候通过眨眼来缓解。这些病人还可能会扭伤脚踝,撕裂肌腱和肌肉,但他们也只是会稍微调整一下,一瘸一拐地继续行走,直到那条伤腿的其他部分也被毁坏和感染。

难怪布兰德医生曾说:“感谢神发明了疼痛。”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好的。有时,剧烈的疼痛会传达出身体某个部位无法得到修复或得到彻底医治的信号。于是,疼痛就成了一种需要长期忍受和承受的东西。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疼痛是神向我们发出的警告信号,若没有它,我们都活不了多久。

 

关于灵里的痛苦

保罗在罗马书第五章向我们揭示了,正如身体上的疼痛是不可避免和至关重要的一样,灵里的痛苦也是如此。

首先,灵里的痛苦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保罗在这部分的经文中向我们揭示说:生活中的痛苦、压力和各样的逆境也是不可避免的。请大家注意,保罗在第3节那里并没有说:“不但如此,如果有苦难临到,我们也是欢欢喜喜的……”不是的,保罗说的是: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

换句话说,保罗认为患难是一定会来的!

彼得在彼得前书4:12-13也说过类似的话:

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

基督受了什么样的苦?就是被拒绝、被遗弃、被误解、被嘲笑、被殴打、被侮辱以及最终殉道!

……你们要继续喜乐,这样,当他的荣耀显现的时候,你们也可以欢喜快乐。

在这两节经文里,彼得和保罗使用了同一个词,“欢喜”(exult),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经受苦难的时候,热切地赞美神。

在非常系统地研究了这个主题,并且在阅读了二十三本相关的书之后,我认为我们可以把人生的患难归为以下六类:

  • 第一,我想要经历的事情,但没有发生;
  • 第二,我不想经历的事情,反而发生了;
  • 第三,我喜欢的东西,但没有得到;
  • 第四,我不喜欢的东西,反而得到了;
  • 第五,我在等待的事物,永远都不会得到;
  • 第六,我还没有准备好迎接的事物,反而提前到来了。

有些弟兄姊妹会说,神才不会让我们经受这些事情呢!逆境、患难和痛苦的礼物就是一头白象,我们本不想要它,只有愤怒的神才会将它赐给我们;或者,只有软弱的神才会允许它发生。而大有能力的神只会为我们设计那些美好的事物。

对此,所罗门在传道书7:13-14那里是这样写的:

你要察看神的作为;因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遇亨通的日子你当喜乐;遭患难的日子你当思想;因为神使这两样并列……

事实上,这段经文可能是二十一世纪的基督徒最为忽视的一段经文。似乎每个基督徒都深信,神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富饶和充满福分的日子,神肯定不会给我们带来充满逆境的日子。然而,所罗门就是这么写的!神不仅会创造出亨通的日子,也会创造出充满患难和逆境的日子。

你会对各样悲惨事故中的受害者说些什么呢?你会对那些身患重病的信徒说些什么?你会对站在坟墓旁或暴力犯罪现场的人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就是没有人愿意承认:地上的生活本来就是血淋淋的战场,有真正的战斗、真正的子弹和鲜血呢?这里有各样的疾病、心痛和失望,有各样致残的事故、令人崩溃的经历、眼泪和死亡。

难道你不想听听像使徒保罗一样的人会说些什么吗?他们不仅想知道主复活的大能,还想知道如何能效法基督的受苦。这样的人会说些什么呢?

首先,他们会说,患难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会说:

  • 你想要经历的事情,不会发生;
  • 你不想经历的事情,反而会发生;
  • 你喜欢的东西,没有得到;
  • 你不喜欢的东西,反而会得到;
  • 你在等待的事物,永远都不会得到;
  • 你还没有准备好迎接的事物,反而会提前到来。

如果大家还是不相信逆境和痛苦对信徒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那么就请听听保罗在腓立比书1:29那里所说的吧: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

今天的人们会说:

一切的患难都是错误的,所有受苦的人都不符合神的旨意。如果你身处患难,那么就说明你是有罪的。如果你没有富足和丰富,那显然是因为你没有信心。

那么不妨来听听保罗这位信心伟人在哥林多后书4:8-9是怎么说的吧:

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这就是我所说的,要胜过生活中的逆境。

请弟兄姊妹们在罗马书5:3的空白处写下一个词。事实上,保罗在这里所用的“患难”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指的是橄榄在榨油机中被压榨成油,或者葡萄在榨汁机里被压榨成酒的情景。因此,大家可以在“患难”的旁边写上“压力”或“痛苦”。

保罗在第3节写下了这一令人无比震撼的见证: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

换句话说,保罗是在对每一个信徒说:“痛苦的压力和患难是每一个信徒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你们可以欢欢喜喜地经历生活的挤压,并热切地赞美神。”

那么,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引出了第二个真理。

 

其次,灵里的痛苦也是生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患难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就像身体上的疼痛是不可避免且至关重要的一样,我们灵里的痛苦,也就是我们在情绪及生活中的各种痛苦,也同样是不可避免且至关重要的。

 

神利用痛苦的两种方式

根据《圣经》,神会通过两种方式来使用各样的痛苦或患难。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首先,神会利用痛苦来纠正我们。

大卫在诗篇第119篇的67、71及75节那里写道:

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

耶和华啊,我知道你的判语是公义的;你使我受苦是以诚实待我。

就像父母管教自己的孩子一样,通过打手或打屁股的惩罚方式,使他们免于被热炉子烫伤,或者免于在街上发生交通事故而经历更大的痛苦;同样的,主也会用痛苦的经历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并保守我们免遭更大的伤害。

 

其次,神不仅会使用痛苦来纠正我们,也会使用痛苦和患难来塑造我们。

这正是保罗在罗马书第五章谈论患难这一主题的微妙之处。请大家一起来看他在第3节那里接着写了什么: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

在之前的经文中,保罗一直都在谈论有关称义的话题,以及称义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而现在,他要开始谈论患难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了。

第一,痛苦产生忍耐。

称义会给我们带来平安,但不会使我们有足够的忍耐。称义会给我们带来恩典,但不会使我们变得敬虔。称义是根基,但保罗现在所说的,是信徒生命的建造,而建造工地上的工头,就是患难。

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当我们把生命交托给神时,祂就会重新“修缮”我们。我们以为祂会亲自更换壁纸或刷漆,祂会亲自撤去地毯,重新铺设地板。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神才不会看电视上“交易空间”(Trading Spaces)这样的装修节目;祂不只是要“修缮”一个房间,祂是要把整座房子拆掉,然后从头开始重新建造。祂不会只是更换一个看起来像是从别人的谷仓里临时拆下来的灯泡而已,祂会重新铺设所有的电路。祂不会只是工作四十八小时就停工不干了,祂会在你活着的时候一直工作。而且,祂已经向你应许了,祂在你身上开始的善工,必要完成。

因此,痛苦会产生忍耐。

 

第二,痛苦会产生纯洁。

其次,忍耐会产生纯洁。保罗在罗马书5:4继续说:

忍耐生老练……

中文标准译本把这节经文翻译为:忍耐生出品德……

这里的意思是,生出那种没有杂质的品德(character)来。

“品德”这个词指的是古代金匠在坩埚中从粗金矿石中提炼出精金的过程。将金子从无用的杂质中分离出来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高温将粗金矿石还原成液态。在这个过程中,杂质会浮到表层,然后会被撇除出去。接着,金匠会不断地加热,直到所有的杂质都被撇除。当金匠能在液态金的表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他就知道液态金已经是纯金了。

而神,也就是这位神圣的金匠,也同样在熬炼着我们,从我们的生命中不断分离出那些不需要的杂质。而祂熬炼我们的火焰,就是痛苦。通过痛苦,祂净化了我们。约伯在约伯记23:10那里就说:

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

试想一下,如果神希望在我们的品德中看到祂自己的形像,那么或许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方面仍需要变得更加炙热,因为祂还没有在那些方面看到祂自己的形象!

 

第三,痛苦会产生永恒的视角。

患难会产生忍耐,忍耐会产生纯洁的品德,最后,纯洁的品德又会产生永恒的视角。

保罗在第4节的最后写道:

……老练生盼望。

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永恒的视角”。

神没有应许要除去我们的痛苦,祂甚至没有应许要减轻我们的痛苦,但祂确实应许要转化我们的痛苦,并使用它来建造起一种以忍耐、纯洁和永恒的视角为标志的新生命。

然而,我们的视角必须要超越我们自己的生命,进入到永恒之中。这正是彼得的盼望和喜乐的所在。请大家一起来看他在彼得前书1:6-7那里所写的: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换句话说,神已经应许了,祂最终会使一切都归正。

让历史终结吧!让它结束吧!当你在等待的时候,要荣耀神。当你在经受苦难的时候,仍要尊崇祂。当你得到了你不想要的,却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时候,还是要单单地敬拜祂。历史尚未结束,那么,就让它结束吧!

 

结论

保罗在罗马书5:5继续说:

盼望不至于羞耻……

你有多少次曾经说过:“我曾寄希望于……”?你那时可能说的是:

  • 我曾寄希望于被治愈。
  • 我曾寄希望于那个人。
  • 我曾寄希望于那次采访。
  • 我曾寄希望于那次选举。
  • 我曾寄希望于那次购物。
  • 我曾寄希望于那个孩子。
  • 我曾寄希望于那个朋友。
  • 我曾寄希望于那笔投资。
  • 我曾寄希望于……

保罗说,只有对神的盼望才永远不会失望。那么,你为什么要寄希望于其他的事物,却忘了神还在等着你寄希望于祂自己呢?

到最后,耶稣基督将在云中降临,亲自结束这个苦难世界的历史,并且会让一切都回到正轨。在整本《圣经》的最后一卷书,也就是在启示录2:25那里,基督亲口说:

但你们已经有的,总要持守,直等到我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持守真理呢?我来告诉大家:如果你要持守真理,就要接受痛苦的礼物,并接受它所带来的纠正和建造。当你接受了这份来自神的礼物,并降服于它时,你会发现前所未有的向神献上尊崇、荣耀和赞美的方式。

在我们教会的诗歌本中,有许多赞美诗是由盲人诗人芬妮·克罗斯比(Fannie Crosby)所创作的。在她只有六周大的时候,她患上了轻微的眼部炎症,但由于医生粗心的治疗,最终让她双目失明。她后来写道:“神赐福的旨意似乎就是要让我终生失明,我也为此感谢神。”

她后来还写道,她的失明是来自神的一份礼物,使她能够为着神的荣耀而创作许多的赞美诗歌。她后来创作了数百首赞美诗,其中包括《与神面对面》(Face to Face)、《荣耀归于天父》(To God be the Glory)、《有福的确据》(Blessed Assurance)、《主凡事领引》(All the Way My Savior Leads Me)。

当她只有八岁的时候,芬妮·克罗斯比写下了她的第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那时是如何向神表达她的赞美和尊崇的吧:

哦,我是多么幸福的孩子,

虽然我眼不能见!

我已下定决心,在这个世界上,

我将心满意足。

我享受着多少别人都享受不到的祝福!

因此,我不能,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失明而哭泣或叹息。

 

弟兄姊妹们,这就是我所说的,领受痛苦的礼物。

亲爱的朋友,你如今是否也在各样的患难之中呢?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痛苦、压力和压榨呢?你有没有考虑过,神或许正在通过这一切在你的身上做工呢?

那么,你是否愿意接受它、降服于它,并允许它来改变你的生命呢?求神使用它来改变你的心思意念,使你的心思意念可以反映天父的形象和样式,因为只有在祂的里面,我们的盼望才不至于失望。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