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确据

确据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确据

拆开完美的礼物(第六部分)

罗马书5:9-11

 

引言

十九世纪末,统治着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的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有一次在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参加礼拜,听到了一场让她非常感兴趣的讲道。礼拜结束后,她问她的皇家牧师说:“在今生,人真的能确保永恒的平安稳妥吗?”

那位皇家牧师的回答是:他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人绝对确定。这件事被刊登在了《宫廷新闻》(Court News)上,并引起了一位名叫约翰·汤森(John Townsend)的牧师的注意。在读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问题和她得到的回答后,他向神做了一个祷告,然后就把下面这段文字寄给了女王:

致我们亲爱的维多利亚女王陛下,来自您最卑微的一位臣民:

虽然我的手在颤抖,但我的心充满了对您的敬爱,因为我深信,我们现在就可以绝对确信,我们将在耶稣为我们预备的天家中得享永恒的生命,我斗胆请求您,最仁慈的女王陛下,请仔细阅读以下的经文:约翰福音3:16和罗马书10:9-10。

为了耶稣的缘故,至此签名,您的仆人,约翰·汤森。

当约翰·汤森把信寄出去后,也与其他人分享了他所做的这件事,并邀请他们一起来为这封写给女王的信向神祷告。大约在两周后,他收到了下面这封回信:

致约翰·汤森:

我带着祷告,非常仔细地阅读了你信中所提到的两处经文。我现在相信基督为我所做成的救赎大工,并相信在神的恩典下,有一天我们终会在祂为我们预备的天堂里相见。

维多利亚。

当维多利亚女王归信了基督,并发现只有在耶稣基督的救赎大工中才能找到救赎的确据后,她开始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就是会随身携带一些小册子,并随手分发给众人。这本小册子讲的是神救赎的计划,以及人们可以在耶稣基督里得到确据的事实。这本小册子的标题是《安全、确定和享受》(Safety, Certainty, and Enjoyment)。这些都是她在耶稣基督里找到的宝藏。

 

 

 

 

确据:一份只能来自于神的完美礼物

在罗马书第五章的第一段经文中,使徒保罗非常详细地阐述了来自神的完美礼物,我们关于这个主题的系列讲道也接近尾声。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用维多利亚女王分发的那本小册子上的三个关键词,来分别概括罗马书5:9-11这三节经文。

 

安全

我们可以在罗马书5:9旁边的空白处写上“安全”一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节经文:

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

 

确定

在第10节的旁边,我们可以写上“确定”一词。我们继续来看第10节说了什么:

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保罗在这里使用的,是“从大到小”的一种论证方法。换句话说,如果在我们与神为敌的时候,神能藉着基督的死使我们与祂和好,那么神就更能藉着基督的生命拯救我们。

 

享受

最后,我们可以在第11节的旁边写上“享受”一词。我们一起来看这节经文:

不但如此,我们既藉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藉着他以神为乐。

我相信,“安全”、“确定”和“享受”,这三个词其实可以归纳为一个词,这个词也代表着一份来自于神的完美礼物。维多利亚女王在基督的救赎大工中找到了这个词,而许多人至今仍没有找到。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词,因为由此衍生出了不同的宗派。有人将这个词称为“永恒的保障”(eternal security)。总之,它就是一种“确据”(assurance)。

 

有关确据的教导

在罗马书5:9-11这三节经文中,保罗将用三条声明告诉我们,我们在耶稣基督里有多么美好的确据。

第一条声明是围绕着“安全”这个概念展开的。这一美好的确据说的是:我们已经得救了,不再需要面对将来的审判和地狱!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一下第9节的经文:

现在我们既靠着他的血称义,就更要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

《圣经》向我们启示了神忿怒的几种类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首先,神“即时的忿怒”。

神即时的忿怒指的是:人们因犯罪而经历的刑罚。并不是所有的罪都会导致那些需要在今生就开始承担的后果,但很多罪确实会让人在今生今世就经受罪所带来的刑罚。

就像酗酒的人容易患上肝硬化,滥交的男男女女容易招致各样性病的折磨,这是因为他们拒绝遵循神在婚姻中所设定的性关系的模式。除此以外,婚姻和家庭的破裂还会带来众多的心理和情感方面的问题。并且,当人们试图隐藏他们在婚姻上的不忠以及他们的“双重生活”时,他们也会经历极大的压力和羞耻。总之,情欲、贪婪、愤怒、撒谎和许多其他的罪所造成的影响,都会让人的身心付出高昂的代价。

所罗门在箴言14:30那里就写道:嫉妒是骨中的朽烂。

这就是“种罪得罪”的原理,也是神即时的忿怒。

 

  • 其次,神不仅有即时的忿怒,还有“最终的忿怒”。

这说的是末世的忿怒,就是未来神应许要临到的忿怒。在大灾难(the Great Tribulation)以及敌基督掌权期间,神最终的愤怒会临到那些不信的人身上。在这之后,也就是在永恒的地狱中,不信的人也要经受各样的刑罚以及神的忿怒。

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5:9那里提到的神的忿怒。那他在这节经文中向我们应许了什么呢?我们再看一下这节经文的后半部分说了什么:

……我们……要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

请大家注意,保罗并没有说:“我们希望能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或者“我们愿意认为我们将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或者“我们正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信奉基督教,这样,我们就可以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不是的!保罗说的是:

……我们……要藉着他免去神的忿怒。

为什么呢?因为从过去看,我们已经称义了;从将来看,我们将被拯救,免于神的忿怒。即使是现在,我们也是无比安全的。

在中文标准译本中,这节经文是:

……难道不更要藉着他,从神的震怒中被拯救出来吗?

被拯救出来所对应的希腊文的时态,叫做“时间未来”(temporal future)。也就是说,你现在拥有着某样东西,而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你将完整地体验到这个东西。

换言之,我们现在就已经被救赎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基督再临时,我们将完整地体验救恩全部的荣美。总之,我们已经安全了!

 

有关确据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确定”。换言之,我们不仅得救,免于面对审判和地狱,而且拯救我们的,正是耶稣基督!我们是藉着耶稣基督而拥有救恩的确据。

我们再看一下第10节的经文:

因为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这节经文又一次使用了“时间未来”的时态。而且请大家留意,在这节经文中,我们不仅得知,因着基督的死发生了一些事情;而且因着基督的生,还要再发生一些事情。我们再来读一遍这节经文吧:

……我们……藉着神儿子的死,得与神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由此可见,救恩与基督的“死”和“复活”息息相关。这一切的核心就是耶稣基督!

《圣经》在希伯来书7:24-25说:

这位既是永远常存的,他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

换句话说,我们因基督被救赎,因祂是神的羔羊,且为我们受死。不仅如此,我们因基督还会“持续不断地”被救赎,因祂长远活着,并替我们祈求。

在约翰一书2:1那里,使徒约翰也说了同样的话:

……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因此,那些认为自己会失去救恩的人,其实只理解了救恩的一面,那就是“基督的死救赎了我们”,但救恩的另一面同样重要,那就是“基督的生保全了我们”。

我们可以带着微笑来参加圣餐,为什么呢?因为祂的死保证了我们的救赎,而祂的死里复活则保证了我们将来得荣耀的事实。

总之,因祂的死,我们得救;因祂的生,我们持续被救赎!

因此,我们不仅得救,免于面对审判和地狱,而且拯救我们的,正是耶稣基督!

 

维多利亚女王经常与他人分享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享受”。也就是说,神拯救我们是有目的的!我们要带着永恒的目标享受救恩。

我们再来看一下第11节的经文:

不但如此,我们既藉着我主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藉着他以神为乐。

以神为乐是所有人类活动中最伟大的活动。

对于人而言,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威斯敏斯特简短教理》(The 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回答说:“人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荣耀神,永远以祂为乐。”

那么,我们是否以神为乐呢?

事实上,保罗已经提醒了我们,我们已经脱离了罪的刑罚。神救赎了我们,为要使我们赞美我们的救主!让我再说一次,我们已经脱离了神的忿怒,神救赎了我们,为的是使我们可以敬拜我们的神。让我们热切洋溢且充满激情地向神发出赞美,要大声呼喊:“赞美神!赞美神!赞美神!”

但愿我们的赞美之声能在我们的城市中回响起来。就连以弗所城的百姓都能因为对假神的崇拜而使整座城市震动。但愿我们的城市,也能因着我们对那独一、又真又活的神的赞美而地大震动。

但愿我们的城市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看到这一点。但愿他们能从我们的口中听到这震动天地的赞美声,因我们知道,并且真知道:我们因救主的死被拯救,我们还要因救主的生永远掌权。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被《时代》(Time)杂志评选为“世纪人物”(the Man of the Century)。有一次,他从普林斯顿(Princeton)乘火车出门旅行。途中,列车长开始检票,等他走到爱因斯坦的面前时,爱因斯坦把手伸进口袋,却没能找到自己的车票。他又把手伸进另一个口袋里,还是没能找到。然后,他又翻了翻自己的公文包,仍旧没能找到。他最后翻了翻身边的座位,还是没能找到。这时,列车长对他说:“爱因斯坦博士,我知道你是谁。我们都知道你是谁。我相信你肯定买过票了。不用担心。”

爱因斯坦朝他点了点头,但似乎并没有因此松口气。当列车长准备去往下一节车厢给其他乘客检票时,他回头看了一眼爱因斯坦,只见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正跪在地上,在他的座位下面找他的车票。列车员赶紧跑回去对他说:“爱因斯坦博士,爱因斯坦博士,别担心了。我知道你是谁。你不需要车票。这不是什么大事。”

这时,爱因斯坦看着他说:“年轻人,问题不在于你是不是知道我是谁,真正的问题是,我忘了我是要去哪儿了。”

罗马书第五章的真理就是我们的门票!

保罗在这段经文中提醒了我们:我们是谁,我们原本在哪,以及我们将要去哪。想想看,是不是这样呢?

既然如此,我们岂能不按照保罗所说的去行、去做呢?保罗说:

不但如此,我们……就藉着他以神为乐。

这里的意思是:带着热烈的欣喜、激情和热情,向神欢呼。藉着耶稣基督,祂是为我们受死的救主,同时也是我们永活的主,藉着耶稣基督,我们要同声赞美我们的神。

 

弟兄姊妹们:

  • 你们已经脱离了神的忿怒,不要忘记这一点!
  • 拯救我们的正是耶稣基督,不要忘记祂!
  • 神救赎了我们,为要使我们以祂为乐,因此不可禁止自己的口发声赞美祂!

添加評論

<李 id="name-container" class="text 必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