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不治之症

不治之症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不治之症

头一个亚当和第二个亚当(第一部分)

罗马书5:12-17

 

引言

人类历史上记载的第一场大流行病被称为“黑死病”(The Black Death),后来也被称为“鼠疫”(The Bubonic Plague)。公元1334年前后,这场从中国开始的瘟疫迅速蔓延到了印度(India)、波斯(Persia)、俄罗斯(Russia),并最终进入了欧洲。

在这场瘟疫结束之前,有大约六千万人感染了这种疾病。这种疾病会让患者的喉咙肿胀,身上出现黑色斑点,然后,在经过几天的高烧和疼痛后,他们就会死去。六千多万人死于这次瘟疫,也就是说,每四个欧洲人中就有一个死于这场瘟疫,可想而知,这在当时制造了多么大的恐慌。

然而,根据《圣经》的记载,这既不是重创人类的第一场瘟疫,也绝不会是最为严重的一场。其实还有另一场瘟疫,一种更为致命的传染病已经蔓延到了整个世界。它现在已经感染了大约五十亿人。这场瘟疫被称为“罪”,是致命的。而且它的致死率一直都没有变过,那就是所有在罪里的人都会死!

有人可能会想,我们真的有必要谈论这个话题吗?事实上,很少有人在直面死亡的时候愿意谈论这个话题。

《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最近摘录了一些对高龄老人的采访内容。其中包括:

  • 对珍娜·卡门特(Jeanne Calment)的采访,她是现存人类中已被证实年龄最大的一位长者,她现在的年龄是一百二十岁。当记者请她描述她自己对未来的展望时,她回答说:“非常短暂。”
  • 另一位妇女在被问及活到一百二十岁的好处时,她想了想,然后回答说:“好处就是没有什么同辈压力了。”
  • 我非常佩服下面这位女士的做法。她终身未婚,并要求她的牧师约翰·费特曼(John Fetterman)向她保证,在她的葬礼上不要安排抬棺人。她解释说:“当我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愿意带我出去,现在我死了,我也不会让他们把我抬出去。”

当我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全家人一起去旅行。我不记得我们当时去了哪里,也不记得那次旅行的任何细节。不过,根据我父母的说法,有那么一个晚上,当我们在酒店的房间里睡觉时,发生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

当时我和我的一个兄弟睡在一张床上,突然,在没有任何理由或刺激的情况下,我从床上径直坐了起来,直勾勾地盯着前方的墙壁,并喊了一个词:“死亡!”。然后,我又躺下继续睡觉去了。而我可怜的母亲整晚都没有睡好,她一晚上都在想:“这是某种征兆吗?或者是某种神秘的预兆吗?”

我相信,对于任何父母来说,听到他们正在熟睡的孩子突然喊出“死亡”这个词,都肯定会感到害怕。甚至想都不敢想!

 

死亡!

坦白来说,这个世界并不愿意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因此,这个世界也想出了几种用来回避这个问题的方法。

 

哲学:试图否认死亡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死亡的哲学观念。我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其中的几种。

第一种哲学观念:宿命论(fatalism)

宿命论也可被称为“绝望的学说”。

宿命论宣扬了这么一种信念,那就是万事万物都是事先注定好了的。因此,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人就像风中的落叶一样,被吹得四处飘荡,没有真正的目的或方向。人们除了等待命运的安排外,什么也左右不了。

 

第二种哲学观念:怀疑论(skepticism)

持怀疑论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如果我们什么都不能确定,那么我们就无法亲身认识神,而且有关生命的意义以及死后会发生什么,也就没有了绝对的答案。对于持有这种哲学观念的人来说,任何看起来似乎对生死的问题有确切看法的教条式观念,都是狂妄且自以为是的。

 

第三种哲学观念:伊壁鸠鲁主义或享乐主义(Epicureanism or Hedonism)

伊壁鸠鲁主义或享乐主义认为:生命本身就是你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就好好享受生活吧!这就是一切,所以就尽你所能地从中获取你想要的一切吧!换句话说,尽情享受你想要的一切吧!不要受任何道德的约束,因为你的欲望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不要听从你的良心,忘记明天,不要考虑后果,尤其不要担心会有什么永恒的后果。尽你所能地享受今天就好!

杰里·德卢卡(Jerry De Luca)就曾讲述过一个按照这种哲学观念生活的人的故事。

这个人生活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停地捞钱。他爱钱如命,并尽可能多地囤积钱财。他几乎不让妻子花一分一厘。事实上,他甚至非常自私地告诉他的妻子说,当他死后,他希望她把他所有的钱都放进他的棺材里。他想把所有的钱归为己有。妻子答应了他的要求。在他晚年时期,他让他的妻子重复了许多次这个承诺,每次她都会答应。

最后,这个男人死了,他死的时候非常富有。在他的葬礼上,就在棺材马上要盖上之前,他的妻子把一个盒子放进了他的棺材。妻子的一个闺蜜对她说:“我知道你肯定不会傻到把那么多钱和他一起放进棺材。”

这个妻子回答说:“但我答应过他,要把他的钱和他一起放进棺材。”

她的闺蜜十分崩溃地说:“哦,不,你是说你遵守了他那个无比自私的要求,还真的把所有的钱都和他一起放进了棺材?”

妻子回答说:“当然了!不过,我给他写了张支票。”

我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人现在终于知道了:他现在所得到的和他在活着的时候拥有的,其实是一样的。

 

第四种哲学观念:进化论(Evolutionism)

进化论已然成了一代人的逻辑哲学,他们被“训练”得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经历着某个进化的过程,在生老病死方面与动物无异。既然我们既不会比狗更好,也不会比狗更糟,那么为什么还要担心死亡呢?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只不过又成了生命轮回的一部分,我们的身体将滋养一些植物,植物又会喂养一些动物,而这些动物也会进化,或许能进化成一些更好的东西。

 

第五种哲学观念:普世主义(Universalism)

事实上,普世主义是由一些凭直觉就知道有一位造物主存在的人创造出来的,不但如此,他们还相信,他们很可能有一天会见到这位造物主。因此,他们创造出了一个神,这个神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感到幸福,而且这个神不会要求你相信祂,因为祂只会相信你!最后,祂会接纳所有的人,无论他们相信的是什么。只要真挚和虔诚,你就能遇见神。

现在,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哲学观念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就会得出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我们真的很不喜欢有关死亡的想法,我们宁愿不去讨论它。因此,我们会想出各种办法来否认它、忽视它、重新创造它,或者干脆拒绝相信它真的会发生。

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社会或许比以往社会都更深地生活在这种“否认”的状态中。人们普遍认为:“我们会一直活下去,我们不打算接受死亡的事实。”

事实上,一段面霜的广告语就非常完美地反映了如今社会所接受的这种人生哲学,这段广告语说:“我不打算优雅地变老。我打算与衰老抗争到底。”

如今,人们疯狂地使用各种抗衰老面霜、除皱针、面部提升手术、健康水疗、运动疗法、健康食品、维生素和享用“卡卡圈坊”家的甜甜圈(Krispy Kreme),等一下,我为什么要把甜甜圈放进这个清单。请大家不要误解,我并不反对锻炼、健康饮食和使用抗衰老面霜,甚至我认为男士都可以用一点“培健”(Rogaine)来治疗脱发!这个产品就奇迹般地改善了我的头发状况。这些我都不反对,但可悲的是,人们通常做这些事情,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试图掩盖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越加响亮的信息,那就是“人人都会死!”

更可悲的是,许多人都像最近去世的一位棒球名人堂(baseball hall of famer)的球员那样,持有一种空洞的期盼。按照他生前的计划,他的遗体被移交给了一家低温保存中心(Cryogenics Center)。他的家人花了十二万美元将他的遗体冷冻了起来,并寄希望于医学科学最终能发现身体再生和永生的答案,并让他的身体复活。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有关死亡的哲学、猜测和否认呢?是因为《圣经》在希伯来书9:27那里无比清晰地教导说,神的律法会在每个人的心中低语: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无论如何,人终将是会死去的!

人们将许多的事物塞进自己的生活中,包括各样的事物、活动、噪音、人群、娱乐、体育、音乐、教育和商业等。这些事物本身都不是邪恶的,但它们却被用来填满人们的头脑、内心和生活,因为人们正在疯狂地试图逃避“与死亡有约”的事实!可问题在于,人类已经病入膏肓了,人类已经感染了罪的祸害,而罪所带来的,正是死亡。

弟兄姊妹们,基督信仰为普遍罪恶和普遍死亡提供了唯一的解释,不但如此,基督信仰也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唯一的解决方案!

请大家一起翻开《圣经》,翻到罗马书第五章,在那里我们将发现《圣经》对罪和死亡的解释,以及神所提供的应对方案。

 

当我们沿着这段经文的“高速公路”前行时,我希望大家能注意到三个神真理的标志。

第一个真理的标志是:亚当引发了罪恶的瘟疫!

保罗在罗马书5:12写道: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

换句话说,正是由于亚当的悖逆,罪恶的瘟疫就进入了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罪的起源就是亚当本人。

请注意,保罗在这里并没有写“罪是藉着亚当出现的”。为什么呢?因为第一个罪的存在就是撒但。在神创造出亚当和夏娃之前,撒但就已经悖逆神了。即便如此,亚当仍是将罪引入人类世界的罪魁祸首。

也许有的弟兄姊妹会想:“等一下!是夏娃先吃了那棵树上的果子啊!为什么说是亚当的责任呢?”没错,但罪的责任仍在亚当那里。正如我们在创世记2:16-18那里所读到的,神直接吩咐和命令的是亚当:

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换句话说,神赋予了亚当顺服神、管理全地和看守伊甸园的责任。那时,神还没有创造夏娃。

正是在神向亚当传达了这条禁令之后,神才为他创造出了他的终身伴侣。夏娃的职责不仅在于让亚当不再孤独,还在于让他远离麻烦。她是亚当的帮助者,也就是说,在各样的事务中,她都要帮助亚当在事奉神的过程中,顺服并遵行神的旨意。

在提摩太前书2:13-14那里,保罗向我们讲述了更多当时发生在伊甸园里的事情的细节。保罗告诉我们,蛇那时欺哄的是夏娃,而不是亚当。换句话说,夏娃那时真的相信了蛇的谎言,蛇对她说:“相信我,神真的不是说你们吃了那个果子就会死!事实上,祂其实是把你们应该得到的一些东西隐藏了起来。这个果子会让你变得聪明,你会变得像神一样。我知道亚当之前告诉过你,说神曾命令你们不能吃它,但亚当就是转不过弯来。夏娃,看看这个果子吧!它看起来多么赏心悦目!再说了,伊甸园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怎么可能就它是坏的呢?没事的,咬一口吧!”

然后,夏娃真的听信了撒但的话,咬了一口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就这样,她被骗了,居然以为这实际上是件好事!

接着,亚当出现了,《圣经》在创世记3:6那里说:

……女人……又给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换言之,在亚当吃那个果子的时候,周围可没有什么蛇,亚当也没有听到撒但狡猾的谎言。总之,亚当并没有被蛇欺骗,他那时完全知道,如果他吃了果子,他就违背了神清楚的命令。他那时没有被蛇蒙骗,以为吃了那果子之后就会变得有智慧,变得像神一样。换句话说,他那时完全知道自己选择了违背神的话语,他是在对神彻底的悖逆中吃下了那个果子的。

当亚当选择违背神的旨意时,罪就进入了他的生命,对此,神学家们总结道:

……罪在他的本性中产生了一种结构性的变化。他从无辜变成了有罪,一种与生俱来的罪性,这种罪性将传递给他的每一个后代,直到如今。

罗马书5:12那里的“罪”是个单数词,这并不代表某个特定的不顺服行为,而是一种对不义的、基本而且天生的倾向,我们也可称之为“罪性”。

大卫在诗篇51:5那里写道:

……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

大卫并不是说,他的母亲在怀他的时候正在犯罪,而是说在他母亲受孕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是一个罪人了!换句话说,在所有人的生命中,没有一刻不持有亚当的本性,即使是在受孕的时候。

好了,让我们来看下一个真理的标志。

 

第二个真理的标志是:亚当引发的瘟疫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是不治之症!

保罗在罗马书5:12继续写道: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

罪的工价是什么?是死亡!

亚当最后怎么样了呢?他死了!罪的出现带来了死的后果。请大家一起来读创世记5:5所记录的亚当悲惨的结局:

亚当……死了。

在创世记第五章中,整个关于人类先祖的记录都是以“他死了……他死了……死了”作为结束的。

保罗预料到了那时的犹太人可能会反驳说:“但律法是在摩西那时才颁布的,因此,若没有摩西的律法,一个人怎么能被判定为罪人呢?”

保罗在罗马书5:13-14回答说:

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

换句话说,保罗其实是在说,即使是在律法颁布之前,人仍然是悖逆者,仍然会违背神圣洁的性情。如果我们读一读有关挪亚以及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故事,我们就会发现,即使是在神的律法宣布“不可杀人”之前,人类就已经知道杀人是不对的了。而在亚当和摩西之间,也就是在律法被神写在石板上之前,人类在不停地死亡,这其实就是神将律法写在他们心上的证据。

死亡是罪恶的明证,正如罗马书6:23告诉我们的:

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

事实上,罗马书5:12所使用的希腊词会令人不寒而栗。保罗在这节经文中写道:

……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

入了这个动词指的是某人通过一扇已经打开了的门,进入了某个房间。

保罗在这里描述的是罪和死亡进入这个世界的情景。让我试着来把第12节的经文展开叙述一下:

亚当打开了全人类居住的房门,然后他邀请罪走了进来。罪走进来后,又停了下来,它把门敞开,好让死亡也能溜进来。

有人可能会说:“我当时不在伊甸园里,为什么神要让我为亚当的罪负责呢?”

这是个好问题。假如你不确定这正是保罗的意思,那么请继续看第12节后半节的经文,保罗在这里一锤定音地说:

……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请大家注意,保罗并不是说每个人最终都会犯罪,所以他们都会死。不是的,这个动词的时态指的是,过去的事件造成了现今的状态。保罗说的是,每个人其实都在过去犯了罪,也就是在我们的“人类之首”亚当的里面犯了罪。

亚当是“人类之首”。保罗说我们都在亚当的里面犯了罪,也就是在“全人类的代表”的里面犯了罪。保罗在这里想要表达的一个要点是:既然我们在亚当的里面,也就是在“人类之首”的里面犯了罪,那我们同样可以在基督的里面,也就是在“新造之人的首领”的里面,成为完全无罪的人。就像当人类之首亚当犯罪的时候,我们在他的里面一样,当新造之人的首领耶稣基督被挂在十字架上、被埋葬和复活的时候,我们也同样在祂的里面。

因此,我们可以和保罗一起宣告说:“我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因为正如当头一个亚当犯罪和堕落的时候,我们在他里面一样,当第二个亚当被埋葬和从死里复活的时候,我们也同样在祂的里面。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22写道:

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

保罗还在罗马书6:8写道:

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

如果有的弟兄姊妹在这一点上感到困惑,那我需要告诉你的是,与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相比,我们目前所谈论的一切其实都是很容易就能理解的。接下来的内容会越来越难理解,所以请大家保持清醒!

事实上,保罗对罪和死亡的解释是以“头”(headship)这个概念为基础的。我鼓励大家把这个字写在经文的空白处。这正是保罗在罗马书5:17那里试图解释的主题:

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对比:在亚当的里面,死就作了王;而在基督的里面,生命就作了王。

作为人类的“头”,亚当犯了罪。因此,透过亚当,神将整个人类都视为有罪。而另一方面,第二个亚当,也就是耶稣基督,祂没有犯罪,那么所有因信与祂联合在一起的人,也将被视为无罪。这就是福音的好消息。

让我这么来说吧,正如我们因亚当的罪受神责备一样,我们也要因耶稣基督的圣洁无罪而领受从神而来的恩典。

具体而言,罗马书第五章中的对比是这样的:

  • 亚当是人类之首,我们出于亚当生来就是罪人,死后也要下地狱;
  • 耶稣基督是新造之人的首领,我们出于耶稣基督因信而重生,死后也将作为圣徒而升入天堂。

这也把我们带到了最后一个真理的标志那里。

 

第三个真理的标志是:耶稣基督是人类不治之症的解药!

请大家一起来看罗马书5:15-16的经文:

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地临到众人吗?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

在这几节经文中,我们三次被告知,这个“解药”是免费的,是来自神的恩赐。这三处经文分别是第15节中的“恩赐”,以及第16节中的“赏赐”和“恩赐”。

 

结论

那么,有关死亡呢?这个我们不愿意谈及的仇敌,这个我们一直都在抗拒的奥秘,它现在又成了什么呢?

如今,死亡只不过是转动门闩,并打开天堂之门的那只手。死亡是已经被打败了的暴君,它不再统管信徒。是的,死亡仍是这个世界的王,但对我们来说,它只不过是一个雇工,每当有信徒死去,它就会殷勤地打开天堂的门,然后说:“来,让我帮你开门。你的王在等着你。永活的王呼唤你回家!”

第一个亚当是罪恶的源头,第二个亚当是罪恶的解药。从亚当而出的人都感染了不治之症,而从耶稣基督而出的人则得到了永恒的医治。正如以赛亚书53:5所预言的: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罪恶那可怕、恶毒和有害的影响已被基督完全消除了。因此,我们的结局不再是永恒的死亡,而是从死亡进入永恒的生命。

亲爱的朋友,因着亚当的缘故,你一出生其实就已经进入了葬礼的流程。这就是为什么你没有持久的喜乐、没有生命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你的每一次晋升和在生活中体验的每一次刺激和快感,都不会让你感到持久的幸福,再多的金钱也无法带给你满足。但如今,藉着对耶稣基督的信,你已经离开了葬礼的流程,转而进入了婚礼的流程。你现在已然成了基督的新妇。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你已经离开了葬礼现场,转而走进了婚宴现场。亲爱的朋友们,我们都已经离开了葬礼现场,正在前往婚宴的路上。这将会是一场北方风格的婚宴,主人家会毫不吝惜地准备各种美味佳肴!这将是羔羊的婚宴,祂亲自将祂的新妇从死亡的深坑中牵引了出来,而且一次性付清了所有婚宴的花费。

亲爱的朋友,在你能够回答出有关死后生命的问题前,你其实还没有准备好生活,也没有能力生活。只有当你准备好与死亡赴约时,你才能真正地活着。

 

那么你今天在哪里呢?你到底是亚当的孩子?还是神的儿女?事实上,你无法直接生在神的家中,你是先生在亚当的家中的。你必须经历重生,才能进入神的家。而当你想要从神那里领受这份救恩的礼物时,需要信心。

使徒约翰在约翰福音1:12那里记录下了这一美好的应许: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那么,神的儿女所持有的生死观是什么样的呢?对此,清教徒神学家及教会领袖托马斯·华生(Thomas Watson)曾说过:

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一间大客栈,我们在那里住上一两个晚上,然后就要离开了。如果把我们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间客栈上,却忘记了我们的家,这将会是多么疯狂的一件事啊!

诗人写道,不妨想想看:

踏上海岸,发现了天堂,

触摸到一只手,发现那正是天父的手,

呼吸清新的空气,发现已然在天上;

在荣耀中醒来……发现已经回到了天家。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