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把贵宾犬从肖像画里踢出去

把贵宾犬从肖像画里踢出去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把贵宾犬从肖像画里踢出去

里面的争战(第三部分)

罗马书7:15-24

 

引言

几个世纪以来,那些居住在英国和欧洲的皇室成员及富豪们,会以各种狂傲自负的方式炫耀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城堡和马车就是他们与众不同的两种标志。除此之外,贵妇们也会花费巨资饲养小狗作为宠物。在那个时期的肖像画中,经常可以看到贵妇们抱着自己的小狗一同出镜。

对许多人来说,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是经济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那时,有许多人因为铁路、石油和房地产等生意而一夜暴富。尽管这些富豪的妻子们同样富有,甚至比欧洲的贵妇们更加富有,但她们却没有英国贵族的那种文化传承。为了弥补这样的缺失,那些在欧洲象征着高贵地位的小哈巴狗,在美国的贵妇圈中就成了一种潮流。

这些贵妇们确实没有几个世纪传承下来的文化和皇室血统,但她们却可以花费巨资,进口和饲养自己的小宠物狗。而其中最受美国人喜爱的,就是贵宾犬(poodle)。这些贵妇终于可以像她们在英国的“远房表亲”一样,把自己的宠物狗放在腿上,然后制作肖像画。当然了,她们还可以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财富!

后来,愤世嫉俗的人们开始用“摆阔”或“装模作样”(putting on the dog),来形容这种炫富的行为。这一表达流传至今。每当有人表现出那种非常浮夸、华而不实且自命不凡的样子时,我们就会说:“他们只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

而事实是,虽然可能不愿意承认,但如今的基督徒时常都在“装模作样”,而且“装模作样”的花样和方式众多,远超我们所能想象的。无论是装出敬虔的样子或态度,或者是在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人面前使用属灵的词汇,拒绝承认失败,积极参与教会活动,自愿承担某些职责,等等等等。坦率地说,我们更愿意“装模作样”,而不是让人们了解我们真实的面目。“透明”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似乎躲在贵宾犬后面要安全得多。

这也正是我们很难想象,使徒保罗居然会揭示他自己的属灵争战的原因之一。我们无法想象,这位伟大的使徒居然会在罗马书第七章,用如此诚实无伪的语言来描述他自己。我们无法想象,对于他而言,过一种纯净圣洁的生活居然也会如此困难。我们原以为保罗已经掌握了圣洁的秘诀,对于像他这样成熟的神的圣徒来说,应对试探和诱惑应该早就是轻车熟路的事了。

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对保罗的这段话感到不舒服,是因为如果保罗都承认了自己罪恶的思想和行为,那么我们也必须要坦白。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更大的一只贵宾犬来躲在后面。如果保罗没有在圣洁的生活这件事上驾轻就熟,那我们中间就没有人能说自己已经得了秘诀,能够轻车熟路地过圣洁的生活。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习惯有人能像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的后半部分那样,如此坦诚地谈论他内心的争战。

 

保罗内心的争战

现在就请大家把圣经翻到罗马书第七章。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罗马书第七章中的几节经文,然后试着走进保罗的内心,感受他的痛苦,倾听他的感慨,感受他内心的呐喊。

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5-24节的经文:

因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既是这样,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做。若我去做所不愿意做的,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难怪有人争论这段经文是否指的是非信徒,或灵命不成熟的信徒。保罗当然是一位得胜的信徒,但他在这段经文中所使用的语言,确实是充满了挣扎、失败、痛苦和备受试探的折磨。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成为基督徒并没有结束与罪的争战,而是开启了这场争战!

 

关于信徒的三个真理

在这段经文中,使徒保罗以“第一人称”和“现在时”来讲话。他的开诚布公不仅令人感到震惊,而且非常具有启发性。保罗说了三件能够揭示他自己和罪的真理,而这些真理只在信徒的身上有效。

第一个真理是:真信徒厌恶罪。

保罗在第15节说:

……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

换言之,当保罗屈服于罪的试探诱惑时,他其实是做了一件自己厌恶的事。一个不信的人不会为罪而苦恼,他只会为罪所带来的后果而苦恼。

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场讲道结束后,一个人嘲笑传道人说:“你说那些没有得救的人背负着沉重的罪。老实说,我什么也感觉不到啊!罪有多重?十斤?五十斤?八十斤?还是一百斤?”

这位牧师想了一会儿,然后温柔地回答说:“如果你把三百六十斤的重物放在一具尸体上,他会感到沉重吗?”

那个人回答说:“当然不会,他已经死了啊!”

传道人继续说:“不认识基督的人在属灵上也已经死了。虽然罪的重量很大,但他一点都感觉不到。”

事实是,当一个人信靠基督时,他就会对罪变得特别敏感,即使是最细微的罪,也会像百斤重担一样压在身上。而且,随着你在基督里的成长,你对罪的敏感度也会增强。这难道不是个大好的消息吗?

几个世纪前,当托马斯·肯皮斯(Thomas á Kempis)谈到他的属灵争战时,也曾诚实地写道:

我渴慕属天的事物,但肉体的事物和私欲使我感到沮丧。所以,我这个不幸的人,常常忧伤……哦,当我心里渴想着属天的事物时,我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甚至每当我祷告的时候,我的肉体也会与我作对。

可见,真信徒是厌恶罪的。

 

第二个真理是:真信徒喜爱神的律法。

保罗在第22节写道:

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

 

第三个真理是:真信徒渴望在圣洁的生活中讨神的喜悦。

正如保罗在第15节所说的:

……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

显然,信徒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被拉扯着。他的肉体被拉向罪,而他的心灵则被拉向圣洁。

保罗以他自己为例,他在罗马书第六章那里教导我们说,当他还是一个不信的人时,罪掌管着他。而根据罗马书第七章的教导,他现在是信徒了,罪虽不再掌管着他,但仍能极大地影响他。

大卫在诗篇19:12-13也写道:

谁能知道自己的错失呢?愿你赦免我隐而未现的过错。求你拦阻仆人不犯任意妄为的罪,不容这罪辖制我……

像大卫一样,保罗其实也在说:“在我蒙恩之前,罪是我的主人。但当我凭着信心归向基督时,我向着罪死了,但即便如此,我仍会遇到试探和诱惑,想要重新拥有罪。”

因此,这能是一个非信徒,或者是一个被动且灵命不成熟的信徒的见证吗?当然不是!这是一个为了纯净、圣洁、委身和敬虔而全力争战的信徒的见证。

 

罗马书 7:14-24的大纲

我们其实可以很容易就列出罗马书7:14-24的大纲,因为保罗在这段经文中三次重复了自己强调的内容。他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说了关于他自己的一些同样的话。因此,这个大纲包括:

  • 第一部分:14-17节;
  • 第二部分:18-20节;
  • 第三部分:21-24节。

每一部分都以揭示内心的争战作为开始,接着是举出一个内心争战的例子,然后再以一段解释作为结束。因此,在每个部分都有:揭示、例子和解释。

 

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罗马书7:14-17。

当保罗第一次揭示他内心真实的争战时,他在第14节的后半节写道:

……但我是属乎肉体的,是已经卖给罪了。

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意是“被卖给了那罪”。保罗在这里说的不是个别的罪,而是罪的内在原则。换言之,虽然包括保罗在内的每一位信徒,都已经从罪的刑罚和权势中被解救了出来,但他们仍然被罪的原则,也就是被肉体所捆绑着。既然被罪的原则捆绑着,信徒就有可能因着罪真实的存在而犯罪。

保罗在第15节举了第一个例子:

因为我所做的,我自己不明白……

“明白”或“认识”意味着“亲密的爱”。在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中,当亚当“认识”了夏娃后,夏娃就怀了孕,这里的“认识”与保罗在这节经文中使用的“明白”,是同一个词。

因此,保罗其实是在说:“我相信,我真的不爱我所犯的那个罪。”

事实上,保罗在他的例子中继续写道,也就是在第15节的后半节:

……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

然后,保罗又接着在第16-17节给出了解释:

若我所做的,是我所不愿意的,我就应承律法是善的。既是这样,就不是我做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做的。

有的弟兄姊妹可能会问:“保罗这是在为自己的罪开脱找借口吗?听起来他好像是在说‘这是罪的错,不是我的错。’”

不是的,保罗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罪承担责任,他承认罪在他的肉体中控制着他。他承认自己是个有罪的人。

反之,不信的人绝不会承认自己在罪中堕落的本质。他们会说:“是魔鬼让我这么做的。”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这通常是那些不信之人的借口,不是吗?

比如,亚当就说:“是夏娃,主啊,是她让我吃的。”

而夏娃也说:“是蛇,都是它的错。”

保罗实际上是在说:“在我的心里,有犯罪的倾向。罪性就住在我的肉体里。虽然新的我,也就是在基督里被新造的我,想要做正确的事,想要成为圣洁,但有时,这个全新的我却屈服于我如今无比憎恨的东西。”

换言之,保罗实际上生活在一种“神学的张力”中:一方面,他在基督里有了新的身份,穿着公义的衣服,坐在天上;而另一方面,他的肉体还捆绑着他,有时还会控制他的行为,并不断地与他全新的灵交战。

好了,我在这里先停顿一下,这个话题我们已经讨论得够多了。总而言之,属罪的肉体的内在原则和动力,想要对信徒做两件事。它会:

  • 试图欺骗信徒的心灵;
  • 试图控制信徒的身体。

对于不信的人而言,他们的心灵已经被罪所欺骗和蒙蔽了,而他们的身体也已经在罪的掌管之下了。

信徒已经获得了救赎,但仍会与罪的牵引作斗争,罪想把信徒拉回到肉体的老路上。

这就是保罗在罗马书6:12向信徒发出警告的原因:

……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

他在第13节接着说:

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也就是你身体的各个部分)……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

他在腓立比书1:27挑战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说: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

他还在歌罗西书3:8-12,写信给歌罗西教会的信徒说:

但现在你们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

因此,有关这场争战的事实是:我们终将永远地脱离肉体,但我们每天都必须与肉体争战!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部分:罗马书7:18-20。

保罗接着转到了他要揭示的第二个方面。请大家一起来看第18节的经文:

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一个信徒越是成熟,就越能意识到这个真理,那就是我们的肉体永远都不会成就任何美好的事,因为在我们的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只有藉着耶稣基督的大能所成就的事,才会被称为美好的事。

事实上,即使你藉着基督做了一件美好的事,你的肉体也想占为己有,不是吗?就比如说,当你因为做了某事而得到人们的称赞时,你的肉体就会立马站出来说:“你真是与众不同啊!”

再比如说,你祈求神帮助你成为一位好母亲或好父亲,而当有人过来对你说:“哇,我真的很钦佩你教养孩子的方式”,当你听到这句赞扬的话时,撒但马上就会试探你,让你这么想:“我想我真的是一个好父母。”你转头就忘了这一事实,那就是你曾祈求神帮助你成为那样的好父母!

对于一位传道人而言,他一生中“最危险的十五分钟”,就是礼拜结束后的十五分钟。他会站在教堂门口,会众一边排队走出教堂,一边会对这位传道人说:“讲得太好了!你讲的故事太精彩了!你真的太风趣幽默了!”可能还没等他们说完,这位传道人就已经被自负的骄傲全然腐蚀了!

韩瑞克(Howard Hendricks)教授曾告诉我们神学院的学生说,千万不要站在教堂门口,然后让每个信徒排队经过你。因为他们会觉得“有义务”对你说些好听的话,而你其实并不配!韩瑞克甚至把美国各地教堂门口那十五分钟的握手称为“蠕虫的荣耀仪式”(The glorification of the worm ceremony)。

当你在基督里逐渐长大,你就越能意识到,做圣洁的事、想圣洁的念头和说圣洁的话是多么的困难,而做罪恶的事、想罪恶的念头并说罪恶的话又是多么的容易。

就在几天前,我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虽然在神学上可能错误百出,但还是挺有趣的。故事描述了一个两难的情景,有两个人死了,在“天堂之门”(Pearly Gates)前等待着进入天堂。这时,使徒彼得走过来说:“我们只剩下一个人的位置了,你们两个谁更谦卑?”这个问题恐怕没法回答。

大家认为保罗没有受到骄傲的诱惑吗?他是伟大的使徒,他写的圣经书卷比其他任何人都多,他比其他使徒从复活的主那里领受了更多的启示。而且,他将把新妇也就是教会,领到她的新郎,也就是主那里。

大家觉得保罗是否会陶醉在他那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工之中呢?请听保罗自己在哥林多后书12:7所写的: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

彼得森(Peterson)将此改写为:“为了不让我头脑发热”,

……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

根据保罗的描述,神给了保罗一样东西,我们不知道它的性质具体是什么,只知道是为了防止他骄傲的。

那么,这根刺起作用了吗?

如果我们能采访保罗,就像体育节目主持人在运动员有了精彩的表现后进行采访一样,那我们可能会问保罗说:“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宣教士感觉如何?你书信中的一言一语都牵动着教会的心,这种感觉如何?还有,成为每一个新信徒和未来教会领袖的导师,你又感觉如何?”

而保罗会回答我们说:“嗯,看来你还是不太了解我。我现在想的是,如果我的肉体不拦阻我,那我本可以再多做些什么。而且在‘老保罗’的身上没有良善,你所看到的,根本就没有什么是好的。”

 

现在我们来看第三部分:罗马书7:21-24。

在第21节,保罗揭示了第三点,他写道:

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

保罗接着在第22-23节中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在这段经文中,保罗说了两件非信徒无法说出的话!

  • 首先,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这句话可以被翻译为:“我从心底里爱神的律,就是这个全新的内在的我。”
  • 其次,正如保罗刚刚所说的,有时,即使他爱神圣洁的标准,但他的肉体也会使他成为罪的囚犯。

而一个非信徒不会说他成了罪的囚犯,因为他本来就是囚犯。因此,保罗在这里说的是:“当我犯罪时,我再次成了罪的囚犯。”或者:“我可以拒绝心中所爱的事物,转而追随肉体的私欲,最后发现自己又被旧的生命捆绑住了。”

那保罗是如何解释这一点的呢?他在第24节继续写道: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或者说,脱离肉体,脱离这败坏和腐朽的身体。

那么,大家认为信徒会犯罪吗?会的。如果保罗都会犯罪,我想我也会犯罪!

而当非信徒犯罪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什么也不会发生!他死在自己的罪孽和过犯之中,被定罪,被欺骗,还为自己有多好而骄傲。他什么也感觉不到!

当信徒犯罪的时候会怎样呢?当信徒在内心的争战中失败时会发生什么呢?至少会发生以下这十二件事:

第一,他会使圣灵担忧(以弗所书4:30);

第二,他的祷告得不到应允(彼得前书3:7);

第三,他的生命使他无法从事有果效的事奉(哥林多前书9:27);

第四,他对神的赞美成为不接纳的祭(诗篇33:1);

第五,得不到神的祝福(耶利米书5:25:“……你们的罪恶使你们不能得福;约翰二书1:8,不悔改的信徒会失去满足的赏赐);

第六,他会失去救恩之乐(诗篇51:12,当大卫向神承认了自己的罪之后,他祈求主恢复他的救恩之乐);

第七,他会经历神的管教(希伯来书12:5-11);

第八,他的灵命成长将受到阻碍(哥林多前书3:1-3);

第九,他对基督的事奉将受到限制(提摩太后书2:21: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第十,他的寿命会缩短(哥林多前书11:30说,有些信徒因为不悔改而早早死亡)。

如果这些还不够严重的话,那接下来的两个事实一定会让人振聋发聩:

第十一,教会的见证会被破坏(哥林多前书5);

第十二,神的名被羞辱(哥林多前书6:19-20: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

罪所带来的后果是如此的严重,怪不得真信徒会憎恨罪,并与肉体争战。

而另一方面,不信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犯罪的事实,无法承认肉体的败坏。他们让罪变得可以接受,让原本错误的事情看起来像是正确的一样。

 

就在这周,我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在我认识的所有人当中,可能没有谁比发送电子邮件的这个人被罪欺哄的那么深了。他虽然从来不参加教会活动,但我们教会的某个信徒鼓励他向我寻求建议。

他在邮件中解释说,他想确保自己在结婚时能够遵守婚姻的誓言,即无论如何都不能分开,因为他知道神也希望如此。因此,为了确保他和他的女朋友能够真正遵守婚姻的誓言,于是他们决心要确保他们在各方面都绝对匹配,甚至包括性关系。他接着说,他不相信《圣经》居然禁止婚外情。

然后,他谈到了非常“有趣”的一点。不得不说,类似的话我听得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多。他接着说道,当耶稣被魔鬼试探时,祂的回答是:不可试探主——你的神。对此,他解释说,如果他们不能竭尽全力地,甚至不惜通过发生婚外情来确保他们能够遵守婚姻的誓言,那么就是在试探神,是不对的。

换句话说,他并不是在说:“我知道我所做的是错的,你认为神会忽视这样的错误吗?”他也不是在说:“我不认为神真的认为这是错。”他实际上是在说:“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是罪,不仅神不会认为这是不对的,而且这反而是神要求我们去做的事,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神会让我们承担责任,因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我们就不能确定我们的婚姻是否长久,这也将使我们的神在我们宣读婚姻的誓言时,被我们试探。”

照他的说法,罪不仅成了神认可的行为,而且如果人不参与其中,反而成了一种犯罪。

他在邮件的最后说:“请把你的一些想法发给我。”于是,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发给了他。

整件事听起来可能很奇怪,但我希望大家能明白我说这件事的用意。那就是对于不信的人来说,罪在当下并不重要。但终有一天,他要站在审判台前,案卷会打开,他将根据他所行的一切接受审判。

换言之,对于不信的人而言,直到临近永恒的边缘,罪才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对于信徒来说,罪现在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在天堂,我们的永生确定无疑,但在地上,有许多其他的事情岌岌可危!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会犯罪呢?是不是因为神在我们得救的时候没有很好地洁净我们?或者,是不是因为祂没有赋予我们全新的本性?还是因为祂没有完全为我们的罪付上代价,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努力做些好事来弥补呢?

不!都不是!我们之所以犯罪,是因为我们本就是罪人,即使我们已经得救了!罪与我们的肉体是深度绑定在一起的,当我们还在肉体活着的时候,我们会与肉体的本性或倾向做斗争,而肉体想做的就是犯罪。

对此,保罗在第24节的解释是:

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

请大家注意,保罗在这里并没有说“什么能救我呢”,好像我们可以通过做些什么而自我拯救似的,保罗说的是:谁能救我……”因为基督是唯一的能力,不仅能救我们脱离罪的刑罚,而且能救我们脱离罪的权势。

 

应用:两点劝勉

我们将在下次讲道中更加仔细地探讨这个主题,但在今天讲道结束前,我想给大家两点劝勉,事实上,这两点劝勉都非常简短易记。

第一个劝勉是:真实一点!

你想成为保罗那样真实的人吗?那就别再在别人的面前表现得那么完美了。

你不必装模作样地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一切尽在掌握中”的人,伪装成一个已经达到秩序井然、律己规范而且始终如一的信徒。

如果说得再直白一点,那就是不要把贵宾犬画进你的肖像画里。不要在圣徒面前作秀。你不必为了任何人而“装模作样”。

在神面前真实地面对你自己。像保罗在罗马书第七章中一样,真实无伪。

 

第二个劝勉是:坚守阵地!

坚守阵地!坚持战斗!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7写信给提摩太说: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所以,不要因为过圣洁的生活难如登天,就那么快地举白旗投降!要充满期盼!如果保罗能如此生活并为此争战,那么你也应该这样!

当神让你在基督的里面活过来时,祂就呼召你进入与罪争战的生活模式了。所以,直面它,接受它,并打那美好的仗!

神学家巴刻(J. I. Packer)称这种观点为“属灵的现实主义”(spiritual realism)。他在文中说:

属灵的现实主义强调的是:我们愿意直面那些有关我们自己的让人感到不舒服的真理,并愿意开始做出必要的改变……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家庭、教会、事业等出现问题时,我们总会指责他人。自满和自作聪明地充当无辜的受伤者,这是最能熄灭圣灵感动的特征之一,因为这已经成了在各样处境中无所作为的借口。

而现实主义要求我们采取行动,并且要迫切地采取行动。我们被呼召在今天进行一场持久的属灵争战,而这场争战要求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时刻保持警惕,坚持不懈和时刻依靠主,因唯有祂能使我们得胜。

所以,要真实一点!要坚守阵地!

或者,用两百年前的一位属基督的勇士罗伯特·查普曼(Robert Chapman)的话说就是:“保持低调,不断仰望,持续前进!”

大家跟我一起说:“保持低调,不断仰望,持续前进!”

再说一遍:“保持低调,不断仰望,持续前进!”

 

添加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