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site tracking softwareweb statistics
罗马书8:28的意思不是什么!

罗马书8:28的意思不是什么!

經過 Stephen Davey
系列: 罗马书 (Romans)

罗马书8:28的意思不是什么!

第一部分

罗马书8:28

 

引言

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或许是整本新约圣经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节经文。事实上,我们会“随身携带”着罗马书8:28这节经文,每当我们需要意义、目的,甚至是从神而来的答案时,我们就会拿出这节经文。保罗在罗马书8:28教导我们说: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节经文啊!这节经文可以影响和改变我们整个的人生观。然而,不幸的是,许多信徒并没有正确地理解神在这节经文中所要传达的意思,因而错误地把这节经文运用到了一些场景中。

比如,当我们听到那些起初是坏事,但最后却有了一个好结局的故事时,我们就会说:“看吧!这就是罗马书8:28的意思!”

再比如,当我们听到一位信徒在其生命中遭遇了一些困难时,我们很快就会引用罗马书8:28的经文,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我记得有一次在殡仪馆,我站在一个悲伤欲绝的寡妇旁边,听着人们一一走过,安慰这个可怜的女人。其中一位好心的姊妹就拍了拍这位寡妇的肩膀,对她说:“要记得罗马书8:28的教导。”

我们会在病房里,在殡仪馆或急诊室里使用这节经文。我们之所以会如此滥用这节经文,其实是因为我们根本就误解了它的原意。

 

我最近一直都在阅读一本有一千两百多页的人物传记,这个传记的主人翁就是乔治·怀特菲尔德(George Whitefield)。众所周知,在十八世纪中期的美国和英国,乔治·怀特菲尔德是一位被神大大使用的人,他成了神手中的器皿,并带来了一场属灵的大觉醒运动!根据另一个人的日记,在乔治·怀特菲尔德的身上,似乎就发生过一件听起来很像罗马书8:28的精彩故事。

有一次,怀特腓尔德听说了一个寡妇的悲剧,她家里人口众多,但她的房东最近因为她付不起房租,于是就把她所有的家具都收走了。听到这个寡妇的遭遇,怀特菲尔德立即去给了她五枚金币,大约是三千多元。那个寡妇用这五枚金币付清了房租,并且拿回了所有的家具。而那时与怀特腓尔德一同旅行的朋友暗示说,这笔钱已经超出了他合理负担的范围,对此,怀特腓尔德回答说:“如果神把一个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带到了我们面前,那就是为了让我们能慷慨解囊。”

于是,这两个旅行者继续赶路,没过多久,一个强盗拦住了他们,向他们索要钱财,而怀特菲尔德的钱先前已经给了那个寡妇,于是强盗只抢走了他朋友的钱。强盗离开后,怀特菲尔德反过来对他的朋友说,让那个可怜的寡妇得到他的钱,要比让那个强盗抢走他所有的钱要好得多。

然后,他们就继续赶路了,但没过多久,这个强盗又回来了,他想把怀特菲尔德身上的大衣抢走。但由于天气寒冷,怀特菲尔德要求这个强盗用他的破大衣作为交换,强盗答应了他的要求。在交换了大衣后,这个强盗又骑马离开了。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会儿,他们又眼睁睁地看到这个强盗以最快的速度向他们飞奔而来,这时,他们真的开始担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了,于是,他们也策马飞奔了起来,幸运的是,就在强盗追上他们之前,他们来到了几间有人居住的茅草屋。这个强盗见状不得不停了下来,毫无疑问,他恼羞成怒!因为当怀特菲尔德脱下那个强盗破烂的大衣时,他在其中一个口袋里发现了将近一百多枚金币!

这才是我最喜欢的故事!这就是罗马书8:28的真理在发挥功效,对吧?毫无疑问,确实是这样的。

然而,如果怀特菲尔德没有向强盗索要那件大衣,如果他那次并没有得到一个快乐的结局,而是失去了他的钱财、他的大衣,还有他的马,那我们还会引用罗马书8:28的经文吗?我们还会说神是伟大的吗?

或者,如果那个强盗最后杀死了怀特菲尔德的朋友,或者干脆把他们两个都杀了,那我们还敢引用罗马书8:28的经文呢?

同样的,罗马书8:28是否适用于当怀特菲尔德讲道时,人们向教堂窗户扔石块的情况呢?是否适用于当他面对着孤儿院欠下无法偿还的债务时,人们恶意诽谤和攻击他的情况呢?罗马书8:28是否适用于这些情况呢?

再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亚洲信徒,她在教会中非常活跃。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她努力事奉基督,并计划着毕业之后就去宣教。读书期间,她在一家珠宝店做兼职,以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而就在她上班期间,两个年轻的歹徒闯进了珠宝店,抢走了一些珠宝,然后开枪打死了她。请问,罗马书8:28是否适用于这样的悲剧呢?

除此之外,还有在绝症中的信徒,经历了离婚的信徒,我们该用哪节经文来安慰他们,又该用哪些经文来安慰那些破产了的人呢?

如果一个姊妹的老板不断地对她进行性骚扰,而那个老板刚好就是他们教会的领袖,我们该对这个姊妹说什么?如果一对老年夫妇一生的积蓄都被骗走了,我们又该对他们说什么呢?我们能把这节经文用在那些经受了性虐待或强奸的受害者的身上吗?我们会对他们说什么呢?可以对他们说:“要记得罗马书8:28的真理”吗?

 

如果神真的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那么,益处在哪儿呢?

  • 当以撒扛着献燔祭所用的木头上山时,神是否在他的生命中做工呢?
  • 当受膏为王的大卫仍旧为了自己的性命而四处逃亡时,神是否在做工呢?
  • 神是否会藉着先知何西阿妻子的不忠而做工呢?
  • 在约瑟被监禁的时候,神是否在做工呢?
  • 当施洗约翰突然被人砍头时,有什么益处呢?

这些人是否会像如今大多数的基督徒一样,错误地理解罗马书8:28的教导呢?

大家不妨听听下面这段话吧:

对任意一段经文的正确解释,都意味着它在任何条件下、在任何基督徒的身上、在任何文化中、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是正确的。

如果某种解经在“太阳出来”和“乌云密布”时不起作用,那就说明我们并没有正确地理解这节经文的真正含义。

这也让我想到了:罗马书8:28可能是整本新约圣经中,被引用得最多、却又被误用得最多的经文之一。

而这里的危险就在于,如果我们错误地理解了神的意思,并且错误地使用和应用了神的话语,这有可能会扭曲我们的视角,并把我们引向一条错路,非但不能取悦我们的天父,反而会让我们灵魂的仇敌欣喜若狂。牠本来就在四处游荡,寻找可吞吃的信徒。事实上,“吞吃”一词的原意是“诋毁”和“破坏”,这种“吞吃”不仅要通过外部的活动,而且要通过内在的态度来进行诋毁和破坏。

 

罗马书8:28的意思不是什么!

因此,在我们继续讨论罗马书8:28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探讨的是,它的意思不是什么。

首先,罗马书8:28并不是对患难的一种精确的解释。

保罗并没有在罗马书8:28为悲伤的人们提供一个有关患难的“速问速答”。换言之,这节经文并不是一个“创可贴”,让我们可以贴在某个遭受苦难的信徒身上。事实上,这节经文并没有试图要解决人生各样的患难谜题。

此外,这节经文甚至没有试图要回答那些以“为什么”作为开头的问题。

顺便说一下,当我们读到下面这些经文时,会感到困扰和不解吗?

  • 所罗门写道:将事隐秘乃神的荣耀……(箴言25:2);
  • 以赛亚写道:……你实在是自隐的神……(以赛亚书45:15);
  • 摩西说: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申命记29:29);
  • 传道书宣称:风从何道来,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这样,行万事之神的作为,你更不得知道(传道书11:5)
  • 同样的,神也藉着先知以赛亚宣告: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8-9)。

换句话说,我们想要答案,但却没有能力领会神无限的思想,也没有能力领会祂介入、管理、引导和掌管着我们的生活事件的方式。

怪不得保罗在罗马书11:33写道:

……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同样的,在哥林多前书2:16,保罗还写道:

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

换句话说,我们信心成长的标志,就是我们会越来越少地要求神向我们做出解释!

事实上,我们都需要更多地练习说这样的话,那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请大家跟我一起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或者,“我解释不了,这已经超出了我能理解的范围!”

如果大家问问我的家人就知道了,我其实并不喜欢这种表达方式。除此以外,我的职业和呼召似乎就是应该知道所有的答案,不是吗?

想象一下,如果你打电话给我,把你所面临的独特挑战讲给我听,然后期待着我能给你一些解答,而我的回答却是:“对不起,我一点头绪都没有……我不知道神在你的生命中在做什么……说实话,我完全被难住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你可能就要另寻教会了。

而事实是,我的年纪越大,我就越会经常说:“我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知道是谁在掌权。”

当约伯要求神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时,大家可能都记得,神最后给他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向他显明了神的属性。

可问题是,我们往往更愿意得到一个详细的解释!

 

其次,罗马书8:28并不是要禁止人们悲伤。

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基督徒对另一个基督徒说:“好了,不要哭了,要记住罗马书8:28的真理!”

教会中许多人的座右铭是:“信心坚定的基督徒是不会哭泣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当耶稣基督在拉撒路的坟墓外公然哭泣时,祂就已经“失败”了,在约翰福音11:36,当众人看到耶稣为了拉撒路哭泣时,他们都说:

……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

因此,罗马书中的这节经文并不是要禁止信徒悲伤哭泣。

然而,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我们与其他信徒分享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时,对方却像医生开处方一样,把罗马书8:28“这副药”开给了我们,然后对我们说:“记得早上喝一杯水,吃一粒‘罗马书8:28’,这样,你就会感觉好一些。”

如今,有多少信徒害怕表露自己的感受,甚至尤其是当他们感到悲伤、沮丧、失落、困惑和怀疑的时候!不得不说,教会有可能会变成一场“假面舞会”,而错误地应用罗马书8:28的真理,则可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因此,罗马书8:28并不是对患难的一种精确的解释,也不是要禁止人们产生悲伤的情绪。

 

第三,罗马书8:28不是逃避生活挑战的借口。

如果有一个信徒告诉另外一个信徒说:“冷静下来……不管你对神的激情,或对主耶稣的火热有多么大,都别太兴奋了。反正祂总是要成就祂旨意中的事,所以,为什么要为了成就一些事而如此激动呢?反正祂会成就一切的!”

但弟兄姊妹们,这节经文可不是我们逃避大使命的借口。同样的,这节经文可不是让我们逃避学习和长进的通行证。保罗并没有为信徒的冷漠和自由散漫找借口。

事实上,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信徒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说:“既然耶稣就要回来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做工呢?为什么还要盖房子、种地、发展企业,或者向全世界传福音呢?为什么还要工作呢?”

于是他们都辞去了工作,坐等被提。针对他们的错误,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3:10对他们说:

……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

可见,在我们与基督同行的旅途中,罗马书8:28绝不会为我们的自由散漫找借口。我们总是要把当跑的路跑完,背起十字架,打那美好的仗,总之,就是要用神赐给我们的一切来荣耀神。我们既需要直面人生的挑战,同时也需要及时跪在神的面前,祈求祂的帮助。

 

第四,罗马书8:28不是进入舒适生活的永久通行证。

事实上,保罗已经在罗马书8:25那里提醒信徒说,我们要耐性等候,并要带着积极的期盼持守盼望。

有些弟兄姊妹可能会说:“话虽这么说,我一直都在向神求问,想知道祂在我生命中的旨意到底是怎样的,但我就是不明白祂为什么不给我任何回应。”

虽然我们可能不知道神对我们未来的旨意是怎样的,但祂现在就已经给了我们许多的命令了。事实上,我们甚至都还没有预备好,去完全遵循这些“现在的”命令,这些命令包括:

  • 听从父母(以弗所书6:1);
  • 如果你还是单身,那只能与另一个信徒发展亲密关系(哥林多前书6:15);
  • 如果你已经结婚了,作为丈夫,你要积极地去爱并引导你的妻子;作为妻子,你也要积极地以爱作为回应,并尊重你的丈夫(以弗所书5:22-25);
  • 教养儿女,使他们晓得各样《圣经》和属灵的真理(以弗所书6:4);
  • 供应家人在物质上的需要(提摩太前书5:8);
  • 努力工作(帖撒罗尼迦前书4:11-12);
  • 为主、教会和天国的事业献上自己(哥林多后书第八至第九章);
  • 恒切且规律的祷告(帖撒罗尼迦前书5:17);
  • 培养感恩和喜乐的态度(帖撒罗尼迦前书5:16);
  • 在神引领你所居住的地方,服侍教会的肢体(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
  • 发挥你的属灵恩赐(彼得前书4:10);
  • 坚持与其他信徒一起聚会、敬拜(希伯来书10:25);
  • 培养并践行符合圣经的心思意念(歌罗西书3:2);
  • 学习神的话语(提摩太后书2:15);
  • 背诵神的话(诗篇119:11);
  • 默想神的话(诗篇1:2)。

我们不妨先从这些方面开始!

因此,问题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神的旨意,因而不能做什么;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明明知道神的旨意是什么,但却不愿去做。罗马书8:28并不是我们放任自流的借口。

 

事实上,因为这节经文被滥用,还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也在这里讨论一下!

有许多人在引用这节经文的时候,喜欢把“现在”这个词加在经文原文中,因而,他们错误地认为,神有义务为信徒提供一种没有痛苦、没有烦恼的信仰生活。我们再来看一下罗马书8:28的经文,我按照他们的版本,把这节经文读给大家听: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现在就”得益处……

换句话说,持有这种错误观点的信徒可能会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将得到我想要的答案,生活将变得一帆风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我们无法找到相应的《圣经》真理,来支持这种观点。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使徒行传27:14-26节的经文,在这段经文中,使徒保罗在对和他同行的人讲话,他们马上就要遭遇船难了:

不多几时,狂风从岛上扑下来;那风名叫友拉革罗。船被风抓住,敌不住风,我们就任风刮去。贴着一个小岛的背风岸奔行,那岛名叫高大,在那里仅仅收住了小船。既然把小船拉上来,就用缆索捆绑船底,又恐怕在赛耳底沙滩上搁了浅,就落下篷来,任船飘去。我们被风浪逼得甚急,第二天众人就把货物抛在海里。到第三天,他们又亲手把船上的器具抛弃了。太阳和星辰多日不显露,又有狂风大浪催逼,我们得救的指望就都绝了。

众人多日没有吃什么,保罗就出来站在他们中间,说:众位,你们本该听我的话,不离开克里特,免得遭这样的伤损破坏。现在我还劝你们放心,你们的性命一个也不失丧,惟独失丧这船。因我所属所侍奉的神,他的使者昨夜站在我旁边,说:保罗,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凯撒面前,并且与你同船的人,神都赐给你了。所以众位可以放心,我信神他怎样对我说,事情也要怎样成就。只是我们必要撞在一个岛上。

保罗先是说:“天使来了,并向我传递了一个好消息!”这是不是很棒?但他接着说:只是我们必要撞在一个岛上。

可能有的弟兄姊妹会想:“等一下!如果神能费心派一个天使来传递好消息,那为什么祂不让天使直接把保罗接走,然后把他安放在陆地上呢?”

我非常喜欢保罗在这段经文中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听起来或许很讽刺,但也反映出了保罗基督信仰的真实性。他在第25节说:

……我信神……

然后,他又在第26节说:

……只是我们必要撞在一个岛上。

这两节经文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前后呼应,是不是?

保罗一边说:“神掌管一切”,一边说:“但我们必须得拼命游泳!我们的膝盖可能会破皮,我们可能要被风浪拍打得几乎死去,我们的鼻子和肺里都会进水,我们也可能会被吓得魂飞魄散。”

他在第22节对众人说:

……你们放心……惟独失丧这船。

大家知道保罗在这里暗示着什么吗?那就是,神定意让他活下来,但神也定意让他们的船沉没!

我想,保罗那时可能会像赞美诗作家威廉·考珀(William Cowper)在《上主作为何等奥秘》(God Moves in a Mysterious Way)这首诗歌中所写的一样:

上主作为何等奥秘,

行事伟大神奇;

海洋之中有其足迹,

驾御风暴飞驰。

 

他并没有说:“神除去了风暴”,而是说:“祂驾驭风暴飞驰。”

我曾站在那个被称为马耳他岛的山坡上,就在保罗游上岸的那个小海湾的上方,想象着神在那时是如何驾御风暴飞驰,而不是让风暴消失。转念想想,谁愿意接受这样的基督信仰呢?

在许多人看来,神一定会给祂的朋友们提供:

  • 明媚的天气;
  • 健康的身体;
  • 繁荣富裕;
  • 来自医生的好消息;
  • 来自银行经纪人的好消息;
  • 在大海的航行中一帆风顺。

总之,信徒的船肯定不会触礁沉没!

坦白来说,在内心深处,这也是我们真正期盼神能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的美事。事实上,当生命的船开始进水的时候,我们对神的回应才能显明我们内心真实的境况。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话,我其实想说:“我们其实真的期望神能待我们更好一些。”

记得许多年前,我和我的妻子玛莎(Marsha)前往法国南部(South France),进行了一次短期宣教之旅,这次短宣的目的地是一处“军人中心”(Servicemen's Center),是属于“军队宣教事工”(Missions to Military)的一个部分。除了我和我的妻子外,我父母是负责“军队宣教事工”的宣教士,我们教会的其他人也一起参与了这次短宣。

经过了一周的辛勤宣教工作,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妻子先到了巴黎(Paris)的转机柜台,办理前往美国的机票,在耽搁了一会儿后,他们请我们在柜台附近的座位上先坐下。很明显,他们出现了一些操作失误。原来,在安排飞回美国的航班时,他们不小心把我和玛莎分开了,然后,工作人员用法语互相商量了一阵,接着通知我们,我们将被升舱到头等舱,一路飞回美国。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头等舱和经济舱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真的是天壤之别!现在,我终于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头等舱和经济舱之间拉上帘子了,因为他们不想让你知道,坐在后面的经济舱里其实有多么糟糕!

头等舱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甚至在没有起飞之前,就有空姐给我们提供了各种饮料,甚至包括香槟。我想她们一定搞不懂,我和玛莎为什么要喝甜茶。此外,头等舱的全套餐点都配有亚麻布和银制餐具,甚至还有甜点菜单和浓郁的咖啡可供选择。对了,空姐们总是一会儿免费提供这个服务,一会儿提供那个服务。而且,头等舱的皮椅居然可以完全放倒!

我们一开始感觉有点过意不去,但很快就克服了!而另一方面,玛莎感到非常尴尬难堪,她对我说:“亲爱的,我们起码得把头等舱让给爸妈坐一会儿吧!”

这时,我才想起来,我爸妈还挤在经济舱里呢!

我赶紧站了起来,回到经济舱。不过,没过多久,我又回来坐下了,对玛莎说:“他们不想换座位。”

而事实是,当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睡着了!

于是,从巴黎到罗利(Raleigh),我们一路坐着头等舱回来!天哪,我都已经习惯了!心想,这肯定就是神为祂所爱的孩子们所设计的!祂当然希望祂的“密友们”都能体验头等舱般的旅行!

但如果你问保罗说:“你怎么知道神喜悦你,并且你怎么知道神掌管着一切呢?”这时,保罗会回答你说:“我必须拼命游过去!但神保证了,我肯定能上岸。”这是不是跟我们想的很不一样呢?

 

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讲道,我想让大家知道的是,保罗在罗马书8:28的教导:

  • 并不是对患难的一种精确的解释;
  • 并不是要禁止信徒悲伤;
  • 并不是给信徒提供了一个可以逃避生活挑战和管教的借口;
  • 并没有给信徒提供一张人生头等舱机票。

这些都不是罗马书8:28的意思!

那么,这节经文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将在下一次讨论这个问题。不过,我现在可以用一句话来简单地告诉大家:

罗马书8:28是对神主权属性的惊鸿一瞥,它启示了我们:神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是安全稳妥的!

因为当我们瞥见神的主权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是绝对安全的!我们的安全感不在于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的安全感在于神永恒的旨意。

愿一切的荣耀都归给祂,直到永永远远。阿门!

 

添加評論

<李 id="name-container" class="text 必需的 ">